环境的现实政治:联合执行与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3日 来源:本站 浏览量:272

【摘译】本文讨论了为什么里约地球峰会后在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方面进展甚微。他认为,除了关于气候变化及其经济影响的科学不确定性之外,关于全面制度的法律结构的国际协定也受到了制度因素的阻碍。这些因素包括:对未来人遭受损害的政治衡量,不同地区全球变暖的不同风险,以及许多国家对市场工具的不信任,如税收或可交易的许可证,这些工具被许多依赖化石燃料的工业国家所青睐。在联合国主持的多边谈判中,解决这些问题将特别困难。这是由于环境问题与更广泛的、有争议的南北问题的议程混为一谈。除非这一僵局在短期内被打破,否则对成功的缓解制度至关重要的关键国家可能会放弃集体解决方案,而投资于本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行动。海勒认为,联合履约(JI),一种可转让的许可证制度,可以帮助打破这种僵局。然而,由于政治上的反对和对环境服务国际市场性质的困惑,对联合履约项目的投资一直很缓慢。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个不需要事先达成多边共识的联合履约市场的发展纲要。

1992年的里约地球峰会(Rio)上,国际社会开始构建一个全球制度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这项任务十分复杂和困难。这种复杂性部分源于围绕气候变化的科学理解的不确定性。它也反映了去管制化的政治背景,许多国家从专制和经济控制向市场和民主过渡,以及那些承诺对一个有效和全面的制度最重要的国家之间国际经济竞争加剧。自里约会议以来,这些困难导致了在确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FCCC)签署方的义务以及履行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承诺的法律文书的性质方面进展缓慢,以及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所依据的法律规定的性质不明。在这些文书中联合履约(JI)是持续争议的主题。联合履约是一种笨拙和疏远的方式来表达一个优雅和熟悉的想法。联合履约只是将国际贸易的正常原则应用到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

与二氧化硫等其他气体不同的是,这些气体的有害影响取决于其排放地点,在当地和区域范围内受到影响,而大气则是温室气体的统一聚集地。虽然生活在一个更温暖的环境中的经济和社会影响确实与特定的因素有关,如靠近海岸,但持续的温室气体高排放造成的温度变化程度与排放地点无关。实际上,在世界任何地方减少排放的有益效果都等同于在当地减少排放。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没有理由支持在任何特定地点减少排放。为了理解联合履行的简单经济逻辑,让我们想象一下,在某个国家有一个行为者接受了一项义务,即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相比于工业正常生产情况下更低的碳排放水平。为了定义的目的,我们不需要考虑为什么该行为者要承担国家承诺的某些部分。为了使联合履约有意义,我们必须假设行为人可以通过投资于一个或多个类似的有效减排方案组合来合法地履行所接受的任何义务,并有不同的世界各地区的成本。在温室气体减排服务的国际市场上,一个理性的行为者可以利用比较理论在成本最低的地方购买必要数量的缓解措施,从而获得优势。

要建立一个以联合履约为核心要素的气候变化系统,需要一套新的法律机制,以激励、促进和评估联合履约项目的质量。使一个项目成为联合履约的候选者的最低要求是,可证明投资的资金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比没有投资的情况下要少。这种可衡量的减少可以用来抵消投资者其他排放活动的排放,从而使其净排放符合其法律承诺。联合履约的可能性可以从广泛的能源、工业、农业、住宅和交通项目中产生。

虽然对联合履约的最初投资和政治辩论都集中在扩大林业储备和改善造林实践,以在新的生物质库存中封存温室气体,但在能源部门,大规模联合履约的潜力要大得多。联合履约项目可能涉及供应方面的活动这些活动通过改变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提高其效率来减少排放。供应方联合履约活动的例子是将燃料从煤改为天然气,或提高从发电机到用户的输电线路的能力。另外,联合履约可以通过资助消费者使用紧凑型荧光灯或安装大众运输工具等项目在需求方运作,从而降低排放密集型产品或服务的消费。

各国如何决定什么是合格的联合履约项目,以及如何确定有多少抵消额将记入联合履约投资者的名下,构成了一系列微妙的战略问题,将引起许多分析评论和法律争论。这些问题包括:如何界定国家排放基准线,以衡量联合履约带来的改善,如何监测和核实联合履约项目是否符合其承诺的环境效益,以及如何防止国家放弃无害环境的政策,以增加他们可能销售的联合履约项目的数量。国际。目前的问题不是提前解决这些问题,而是确定领导国家应该采取的具体步骤,将这种动态游戏付诸实施。

联合履约属于一个经济工具系列,其最佳形式是一个可交易的排放许可市场。如果有一个温室气体排放许可的交换中心,产生超过其许可的排放量的行为者将简单地进入这个市场并购买额外的排放权,直到许可的市场价格超过进一步减少排放的成本。只要授权的排放总量在各国之间的分配符合全球气候变化的目标,在深入和有效的国际市场上可交易的许可证将产生环境保护和最低成本的结果。

经济工具的倡导者通常将联合履约作为通向可交易许可证综合制度道路上的一个中介,这将使公共机构和私人组织学会如何在环境服务的国际贸易世界中运作。就像任何不完整的、人口稀少的市场一样,联合履约最初将是一个不完善的经济工具。然而,尽管有其公认的局限性,联合履约提出了一种新类型的后监管工具的基本结构,受到工业集团和国家政治当局的强烈青睐。这些市场工具所宣称的优点是,它们通过使用财产分配、税收或补贴来促进分散的决策。这些市场工具改变了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有关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或价格,而不是像传统的命令和控制那样,依赖对特定技术或生产过程的集中授权。

虽然贸易的标准逻辑和国内放松管制的浪潮似乎加强了联合履约合法化的论点,但在里约会议之后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联合履约和更广泛的适当的气候变化工具问题已经被卷入了关于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国之间分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承诺问题的基本辩论中,这一辩论使多边谈判陷入了僵局。在里约采取的举措反映了人们对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谈判解决全球问题的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在国际环境法不断扩展的背景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是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取得成功后开始的。然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制度最初几年的特点是无法解决核心问题,即富裕国家必须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其温室气体排放;如果有的话,发展中国家将承担什么承诺;以及谁将承担这些缓解活动的费用"。这种阻碍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促成蒙特利尔协议的基本政治和经济因素是否如此不同,以至于解释了里约之路上的障碍。

我的论点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程被一些气候变化问题特有的问题绊住了脚步,而另一些问题则是《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特有的。在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联合国多边论坛上。我的理论是,为什么出现了僵局,而且可能持续下去,可以概括为五点:

(l) 一个国家可以采取两种可能的战略来应对气候变化—减缓和/或适应。前者的目的是减少气候系统变化的因果因素。后者的目的是调整社会和经济组织,以适应气候改变所带来的损害。

(2) 减缓是一个解决方案,其有效性取决于许多国家的共同行动,并需要一个制度体系来确保这种必要的国际合作。适应是一个地方性的解决方案,可以由国家选择或在没有共同制度的情况下采用。

(3) 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缓解体制,需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中的三个具体问题:

(a) 一些足以使共同减排制度有效的国家,必须揭示其实际的支付意愿,或实际的支付要求,以便谈判者可以找到一个全面制度的基础。气候变化风险的科学和经济不确定性以及谈判中的战略行为将掩盖解决方案的发现(这将反映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限制的确定以及该上限在制度参与者之间的分配),特别是考虑到各国在减缓和适应的相对成本方面的差异。

(b) 减缓机制必须包括参与者之间有上限的排放权交易机制(或类似的国际税收抵免市场);换句话说,一个上限和交易系统。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国内减排的成本对那些仍然依赖广泛和高效的化石燃料能源系统的国家来说太高。因此,他们可能会投向适应战略。联合履约是实施上限和贸易制度的一个机制。然而,这种经济手段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气候变化制度中的转移支付的数量,将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抵制。

(c) 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建立新的排放密集型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之前,可能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建立一个减缓机制。具有较长使用寿命的资本基础的建立,可能会带来足够的气候变化,从而使适应成为适应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的主导战略。

(4) 由于各种体制上的原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可能不是解决气候变化制度问题的适当场所,该制度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做出广泛承诺。

(5) 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不是就减排制度达成一致的最佳场所,那么减排支持者必须寻求一个更有可能允许出现一个包含价值揭示、交易和及时性等必要元素的解决方案的论坛。联合履约可以被重新视为一个替代的、多地方的系统的基石,在这个系统中,交易是一种机制,通过市场上限和交易系统的运作发现上限--国家排放配额的分配。我在这里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对气候变化的政治经济为何被证明如此困难的理解,并推测通过以下方式摆脱目前承诺的僵局的前景。多边外交进程。因为我对这些前景持怀疑态度,我的感觉是,作为一个战术问题,将有必要从一个不太正统的角度重新考虑联合履约的概念。

本文试图表明,由于通向全面气候变化制度的直接、多边的道路受到阻碍,联合履约可以提供一条通往同一终点的迂回路线。直截了当地说,联合履约——被理解为可交易许可证的替代物——由于假定温室气体排放配额的分配必须先于在这些上限内的交易,因此被阻止了。由于承诺问题在《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没有得到解决,联合履约作为一种贸易机制受到抑制。

然而,尽管如此,也正是因为这种政治阻挠,联合履约仍然是正在探索气候变化市场工具的一个活跃领域。虽然没有得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充分认可,但联合履约是唯一的途径,如果重新考虑,可能会提供一个摆脱承诺僵局的途径。在多边谈判中。如果我们把联合履约想象成一个活跃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各国竞相吸引外国投资于无害环境的项目,那么就有可能通过个别的讨价还价,诱使它们单独作出缓解承诺。换句话说,一个有效的联合履约市场与其说是气候变化制度的执行工具,不如说是构成这一制度的手段。

尽管这篇介绍性文章只关注上述第一至第三条命题,但我将以我的论点的概要来结束,我主张必须考虑到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只有通过谨慎地行使环境现实政治才能接近全面制度的发展。这是因为多边外交摆脱它所陷入的政治僵局的可能性很低(命题四)。具体来说,联合履约必须成为少数有意愿的国家启动上限和贸易制度的工具,作为解决气候变化的另一条道路的核心--一条可以绕过停滞不前的外交政治的道路(命题五)。

详细讨论可能的运作规则和机构,在这些规则和机构下,一个多地方的系统可能朝着一个有效和全面的制度发展,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在这一点上,我的目的是说服感兴趣的群体,目前的问题不是气候变化制度的最佳内容应该是什么,而是在哪个论坛上以及这个问题应该通过什么程序来解决。此外,我认为应该认真考虑我的反面论点,即国际关系有时最好通过间接的方式而不是沿着更直接的途径进行。

【文章来源】Heller, T. C. (1996). Environmental realpolitik: joint implemen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3(2), 295-340.

【下载链接】https://libvpn.zuel.edu.cn/s/heinonline.org/HOL/Print?collection=usjournals&handle=hein.journals/ijgls3&id=303


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编辑:曾沅芷】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