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知多少(3)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来源: 浏览量:282

赤潮的规律性

1.赤潮发生的季节性特别强。赤潮一般多在6~9四个月份发生,因为这一时期工业生产快,企业排污多,水体温度高,光照强,给赤潮生物的迅速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2.赤潮发生的区域较为集中。通常多集中在海湾、河口等近岸浅海水域及内湾、港区、

增养殖水域,这些区域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场所,是鱼类产卵场、繁育场和增养殖区域,也是陆源污染物的纳污区。因这些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差,海水利用率高,且封闭性强,循环速度慢,使得水体富营养化较严重,是赤潮生物滋生繁衍的优良环境,是赤潮的多发、易发区。

3.赤潮发生的时间长、范围大。赤潮从形成到消失一般在30天左右,还有的长达100

天以上。在赤潮尚未形成前,大量浮游生物高密度聚集,当遇到外部环境适宜时,即可暴发赤潮。随着赤潮生物异常性大量繁殖,赤潮范围逐步扩大,赤潮生物异常活跃,经历了从生长到繁殖、再生长、再繁殖的过程。当遇到海洋环境改变(大风、浪、低温等),不适应赤潮生物生存时,其生长繁殖力随即下降,生物大量死亡,赤潮亦即逐渐消散。

4.赤潮具有移动性。赤潮形成后,由于受海洋气候变化和海潮、流的影响,赤潮生物随之移动,其漂流的方向随海潮(流)和风的方向。赤潮的移动,是由一个海区到另一个海区,其形状也在海洋环境作用下不断变化。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