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方面:
11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公布了本届任期的立法规划,《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矿产资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已通过)、《海岛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法》等多部环境资源法律被纳入。
昆明市环境执法、司法创新机制由拟议走向现实。11月25日,昆明成立全国首个环境保护公安分局;12月8日,昆明市人民检察院环境资源检察处正式揭牌;12月12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庭正式挂牌。根据《关于建立环境保护执法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昆明市将行政执法与司法程序有机结合,通过法院、检察院、公安和环保四方联动,加强环境保护。环境公益诉讼即是其拟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
11月底,无锡市中院和无锡市检察院共同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试行规定》,就直接起诉、督促起诉、支持起诉、审判程序、管辖权限、诉讼时限、诉讼费用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首部归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范性文件。
本季度毫无疑问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明星月。10月份,长沙望城县人民检察院提起的湖南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胜诉;11月,贵阳市检察院亦提起贵阳环境审判机构设立以来的第二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新余市渝水区检察院提起的江西省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也于12月11日开庭审理。
11月,全国首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理赔在湖南株洲成功完成。
学术会议:
2008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8年会在河海大学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构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社会和谐。会议主题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于11月22日在太原举行,全国各地律师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煤炭资源开发投融资法律问题成为年会主题。
2008年12月6日-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首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园山大酒店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管理办法》,选举产生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并开展了“环境与健康法律问题”及“高校环境法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专题学术研讨会。
2008年12月20日,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研究项目启动和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授牌暨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行政楼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
新书上架:
谷德近著:多边环境协定的资金机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9月版;陈德敏著:环境法原理专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曹明德主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周珂著:环境法(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本季度的更多环境法前沿信息,请参阅本站主办的电子刊物:《环境法学研究·网辑》第4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