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晓:“双碳”目标下的经济循环:循环低碳化与低碳循环化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日 来源:本站 浏览量:431

【思维导图】

陈.png


一、推进双碳目标是经济可持续循环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结构看,传统高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大比重,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循环质量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从能源结构看,中国当前的能源消耗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炭又占总消费的过半比例,致使能源结构长期高碳化,经济循环受到资源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从国际层面看,中国已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体系,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大多处于中低端位置,世界工厂的标签依然显著,尚未摆脱污染避难所角色,迫切需要从当前的加工制造环节向价值链上下游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高端环节迁移。

二、双碳目标下经济循环的运行机制

双循环格局致力于打通经济循环中的断点和淤点,推动持续高效畅通运行,构建内循环主导与外循环开放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循环体系。

(一)循环低碳化:经济循环低碳转型

循环低碳化是将实现双碳目标作为发展准则融入经济循环的全过程,对经济循环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环节实施低碳转型,构建起环环相扣、协同降碳的经济可持续循环格局。在生产环节,低碳转型谋求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技术和管理为手段,降低整个生产活动的碳足迹水平,是一种源头治理的排放控制战略。在分配环节,低碳转型的着力点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有效的分配体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品结构优化。在交换环节,低碳转型重点面向流通体系,致力于以直接或间接促进节能降碳为路径实现流通低碳化。在消费环节,低碳转型是消费方式适应可持续原则的重大转变,要求在消费决策中将碳指标作为消费选择的重要标准,在消费全过程中积极达成节能降碳。

(二)低碳循环化:低碳产业生态循环

低碳产业是致力于低排放、低耗能的战略性产业,产业生态系统涉及面广、体量大,各模块及其环节之间的畅通无疑会形成规模显著的产业循环,成为经济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经济循环整体的低碳转型注入强大动能。在产业链上游,以低碳研发为核心的新型工艺设计与技术开发为低碳产业生态循环奠定了基础。在产业链中游,以清洁能源、低碳材料、绿色装备等低碳基础产品为重心的生产制造是低碳产业生态循环的中坚。在产业链下游,低碳基础产品的市场应用最终完成低碳产业生态循环的价值实现,也是推动经济 循环低碳转型的关键一环。

三、双碳目标下经济循环面临的挑战

(一)区域发展呈现减排条件差异。中国幅员辽阔,区域间资源分布不均匀、发展不平衡,形成差异化的比较优势、发展条件和价值分工,导致节能减排在成本上呈现出明显差异,进而对经济循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产业升级遭遇多重因素掣肘。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在经济循环中低端供给过剩而高端供给不足。低端制造业资源消耗大,碳排放居高,且因研发投入不足等原因,难向高端制造业升级。

(三)能源体系亟需多向维度转型。中国长期实施碳密集的能源发展模式,能源体系转型已迫在眉睫,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战场。

(四)外部环境倒逼多重壁垒突围。中国目前尚未彻底脱离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之对外部技术的高度依赖,极易导致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低端锁定。一些国家的各种绿色技术壁垒和碳壁垒对中国产业的国际循环构成障碍,也对中国的碳达标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

四、双碳目标下经济循环的实现路径。

(一)统筹规划推动区域协调。区域发展应加速打破能源胡焕庸线制约,促进产业向新能源富产区转移。同时,东部地区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速向外疏解高耗能产业,积极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布局,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着眼全局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间产业合作生态建设。

(二)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要适应双碳目标要求,应加快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深度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创新驱动产业全面优化升级。

(三)稳妥有序推进能源转型。需从顶层设计出发,系统性地推进变革。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举,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推进,对供给保障、技术支撑、政策引导、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统筹布局,有序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安全降碳。在能源技术方面,进一步挖掘能源产品去碳空间。

(四)深化合作重构国际循环。需加快国际循环适应性重构,健全能源与环境立法体系,推动财税体系改革,开发多元化碳金融产品。积极引领国际气候谈判与合作,提升中国在标准制定、责任分配等方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者简介】陈金晓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2022年第9期。

【下载链接】http//jjxj.swufe.edu.cn/CN/Y2022/V9/I9/78


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编辑:曾沅芷】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