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一、引言
碳中和目标包含了理性的经济学思想。中国的研究也显示,最后15%~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排成本极高,在存在成本低廉的碳去除技术的前提下,用碳去除技术中和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最为成本有效的方案。碳去除技术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碳捕捉、利用和碳封存(CCUS)为代表的工程技术手段;另一种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相较于工程手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具备可行性上的优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中,中国有明显比较优势的手段: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简称“森林碳汇”)。在过去四十年里,中国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拥有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面积,碳汇能力已经十分突出。发展人工林、增加森林蓄积量已经成为中国气候承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试图从外延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和产品市场替代三个维度论证森林碳汇具备更大幅度增加的潜力,可以为国家碳中和目标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当然,实现这个潜力需要在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做出巨大努力。本文也对林区改革和林业政策的调整方向提出了建议。
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概念及内涵
一方面,就其概念及其内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指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同时利用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帮助人类和野生生物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可通过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减缓气候变化。另一方面,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有效的解决方案体现为两点:一为碳汇效益方面,未来减排潜力巨大;二为碳汇成本方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成本要低得多。
三、中国森林碳汇的潜力
所有NbS减排路径中,在中国目前最成功的是森林路径。本研究最关键的在于关于森林碳汇核算。本文所核算的碳汇活动包括造林再造林新增的所有碳库所能吸收或储存的碳;减少毁林与森林退化所能避免的碳排放量,以及通过森林可持续管理,提高森林生产力所新增的碳汇;可持续采伐的木材替代其他能源密集型产品带来的碳排放减量,或可称为产品市场替代所产生的碳减排贡献。就森林碳汇路径的潜力纳入到减排战略路径中的贡献情况,十分接近国家提出的本世纪中叶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基本可以满足国家实现碳中和的要求。
四、政策与体制保障
只重视保护而轻视生产和林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意识变成主流意识,在保护方面配置资源得到的社会支持多、在发展生产方面得到的支持少,甚至林农和社会经营主体的正当权益不能得到保护的实例普遍存在,带来许多值得关注的结果。首先,集体林区林权改革需要继续深化、林业管理政策需要进一步改善。其次,重新启动国有林区改革、调整天然林全面禁伐政策,推动国有林区天然林快速恢复和增长。再次,通过改革和政策创新,提升森林生产力,为国家和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助力。
五、结论与启示
过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重点是减排。已有碳达峰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增长动力、达峰时间与峰值水平、地区与行业达峰路径等方面,能源行业转型是重中之重。相比之下,生态系统建设的作用未落到实处。森林碳汇发展具有极大潜力,具体来讲,可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和产品市场替代三个渠道加以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森林覆被率可继续增加;我国单位面积蓄积量如果能够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森林碳汇能力将翻番;二者加总起来,年新增碳汇能力接近或超过15亿吨二氧化碳。如果新增森林蓄积量产生的木材用于建筑材料,保守估计可替代三分之一的高碳材料,相当于避免了9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森林碳汇有可能满足碳中和的要求或实现净的碳吸收。
森林碳汇潜力巨大,需要不断深入的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才能变成现实。在集体林区,深化集体林权改革、提高林权保护力度、去除限制性的林业管制政策势在必行;在国有林区,调整天然林全面禁伐政策,重启国有林区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造天然林,提升森林质量和碳汇能力,已是大势所趋。
【作者简介】徐晋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易媛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本文原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22年第9期。
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编辑:曾沅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