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刚、王金南等: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日 来源:本站 浏览量:304


【思维导图】

严.png

 

当前针对我国碳达峰路径的研究较少开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耦合分析,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很难在微观层面支撑精细化管理和调控;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由于缺乏宏观约束,难以实现行业间的耦合协同,单个行业研究也无法考虑行业间的联动,难以与国家总体碳排放路径相协调。鉴于此,该研究重点解决两种排放路径模型的耦合问题,以满足社会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需求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为基本要求,以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为基础,通过耦合自上而下宏观路径研究结果,提出国家碳排放达峰路线图。

一、研究方法

该研究选取上述行业及领域逐一开展碳达峰路径研究,确保该研究覆盖我国CO2排放的所有主要来源。该研究构建了以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宏观约束,以国家碳达峰路径和行业/领域路径优化为核心,以行业耦合模块和成本收益模块为重要支撑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基于重点行业/领域国家碳达峰路径研究,基于上下耦合和反复迭代的模型框架,形成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线图。

二、结果与讨论

第一,重点行业/领域CO2排放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为确保我国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需要推动实现不同行业与领域梯次达峰,其中工业领域在“十四五”期间整体达峰,达峰后碳排放实现稳定下降,电力、交通、建筑领域在2030年左右达峰。我国工业领域CO2排放整体 2024年达峰。预计电力行业CO2排放将于 2031 年达峰,若不含热电联产供热排放,预计于2028年达峰。我国交通领域预计CO2排放将于2028年达峰。建筑领域CO2排放将于2029年达峰。

第二,主要措施减排效益分析。基于碳达峰路径研究结果,提出清洁能源降碳、能效提升降碳、资源循环降碳、管理调控降碳四大类关键举措,共涵盖59项主要措施,计算减排潜力。结果表明至CO2排放达峰时,4类措施预计将减排共1.93×109 t。清洁能源降碳贡献最大,非化石能源替代的贡献率达 56.4%

第三,成本及社会经济效益分析2035年,实现该研究提出的达峰路径需要投入的成本共计3.41×1013元。总体而言,所需资金投入将逐渐增多。碳达峰行动通过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工业行业节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升级以及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将刺激经济高质量增长。

第四,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我国碳排放达峰路线图。在积极采取降碳减污措施的情况下,CO2 排放有望于2030年前达峰,由于行业达峰不同步,达峰后仍将保持3~4年峰值平台期。期间,需全面加强碳排放管理,尤其是总量控制等政策制度创新,警惕因重大项目集中建设布局而致达峰延迟或反复冲高现象。

第五,措施建议。一是全面构建新型电力体系;二是加强重点行业产能调控管理;三是构建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四是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五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六是筑领域能效提升与用能结构优化并举。

第六,主要政策建议。一是梯次推动碳排放总量控制,完善交易市场;二是建立健全重点领域节能低碳标准体系;三是严控“两高”行业准入,完善相关产业政策;四是完善价格财税及投融资机制。

三、结论

一是通过构建耦合自上而下宏观约束和自下而上行业/领域分析的预测模型,提出了基于重点行业/领域的国家碳排放达峰路径,打通了从宏观路径模拟到微观措施研判的全链条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实现国家碳达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二是积极采取清洁能源降碳、能效提升降碳、资源循环降碳、管理调控降碳 4 类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我国碳排放量,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

三是为有效推动实现重点行业和领域碳排放更快更好地达峰,建议全面构建新型电力体系;积极推动构建高效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着力提升建筑领域能效并优化用能结构。

四是为保障关键举措的顺利落地,建议全面加大政策创新,梯次推动碳排放总量控制并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在“十四五”期间率先启动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并在“十五五”期间将碳排放总量纳入约束性指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完善重点工业行业低碳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移动源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强化建筑领域节能标准的执行监管;严控“两高”行业准入,完善产业政策,严格落实重点行业“减量置换”,积极淘汰落后及过剩产能;完善价格财税及投融资机制,以经济手段多角度推动企业低碳发展。

 

【作者简介】责任作者,王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研究方向:环境规划与政策研究。

【文章来源】本文原载于《环境科学研究》2022年第2期。

下载链接】 http://www.hjkxyj.org.cn/cn/article/doi/10.13198/j.issn.1001-6929.2021.11.13


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站编辑:曾沅芷】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