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印发《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日 来源:本站 浏览量:297

内容提要:该实施方案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对外合作和政策保障、组织实施五个方面对天津市碳达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全文内容

天津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全过程,按照“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总方针,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系统思维、变革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用碳达峰、碳中和引领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转型。找准定位、突出发展;节约优先、提高效率;双轮驱动、两手发力;市区联动、试点先行;稳妥有序、安全降碳。  

(三)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更加优化,火电、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中的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标杆水平,煤炭消费继续减少,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1.7%以上,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进一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6%以上,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坚持安全降碳,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坚持节约优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提升,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坚持突出发展,持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强化串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构建现代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四)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发展绿色农房和节能低碳农业大棚,加快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坚持一体推进,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引导低碳出行,整合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

  (六)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推进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七)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坚持循环高效,构建新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垃圾分类,健全回收体系,壮大海水淡化和再制造产业,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坚持科技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引育和关键领域基础研究,强化创新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坚持宣传引导,强化干部培训,把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十)试点有序推动碳达峰行动。坚持试点先行,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节约、资源绿色低碳发展,开展区域、园区、重点企业等多层次、多领域试点工程,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三、对外合作

  一是加强京津冀区域交流合作;二是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三是开展国际绿色经贸合作;四是深化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四、政策保障

  一是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二是加强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三是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四是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金融;五是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

  五、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二是强化责任落实;三是严格监督,严格监督考核

 

原文链接http//yllhj.beijing.gov.cn/zwgk/fgwj/qtwj/202207/t20220701_2757199.shtml


【本站编辑:曾沅芷】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