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法学类CSSCI环境法学论文盘点:领域分布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来源:公众号:区树添 浏览量:2342

论文选题概况

根据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和CSSCI期刊(法学类)刊发环境法学的论文,可以发现:环境刑法、生态环境损害、环境司法、绿色原则、环境治理、环境侵权、环境税、流域研究、自然资源、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研究仍为环境法学研究重点和热点领域。而动物研究、环境法基础理论、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为今年环境法学新兴的研究领域。

选题内容

论文数量

环境刑法

11

环境司法

9

环境治理

8

生态环境损害

7

动物研究

7

绿色原则

6

环境侵权

5

自然资源

4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

4

各论域论文发表数量情况如下:

 

环境税

4

流域研究

4

环境法基础理论

2

环境影响评价

2

环境权

2

政府环境质量责任

2

其他

9

 

图片

各论域论文选题

环境刑法(11篇)

杨继文:《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证明实证分析》;吴小帅:《论刑法与生物安全法的规范衔接》;侯艳芳:《污染环境罪因果关系认定的体系化思考》;田宏杰:《立法演进与污染环境罪的罪过——以行政犯本质为核心》;姜涛:《生物刑法之预防性扩张的教义学路径》和《生物安全风险的刑法规制》;姜文秀:《污染环境罪的未遂》;汪维才:《再论污染环境罪的主客观要件》;杨迪:《污染环境罪司法样态透视——基于刑事判决的实证分析》;周兆进:《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法律省思》;李嵩誉:《农地生态价值保护的刑法机制》。
环境司法(9篇)

金自宁:《科技专业性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基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诉讼的考察》;曹明德:《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和推进方向》;王清军:《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不作为的审查基准》;李琳:《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之原告主体资格及顺位再调整》;张宝:《超越还原主义环境司法观》;徐祥民:《<环保法(2014)>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的推进与再改进》;董岩:《环境公益损害救济诉求下排除危害责任的解释论分析》;秦天宝:《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支持起诉》;刘超:《环境修复理念下环境侵权责任形式司法适用之局限与补强》。

环境治理(8篇)

吕忠梅:《论环境法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视角》;李嵩誉:《环境保护责任共担的法治进路——对破解环境保护“搭便车”难题的思考》;丁霖:《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与环境行政互动式执法》;武萍,李颖:《法律视角下我国水污染防治模式转变机制研究》;张宝:《从危害防止到风险预防:环境治理的风险转身与制度调适》;方印:《从“旧三角”到“新三角”:环境信息法权结构变塑论》;胡中华:《关于完善环境区域协同治理制度的思考》;侯佳儒,尚毓嵩:《大数据时代的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重塑》。

生态环境损害(7篇)

冯洁语:《公私法协动视野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理论构成》;李挚萍:《行政命令型生态环境修复机制研究》;刘静:《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损害认定及量化》;张宝:《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制度的性质与定位》;王静:《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刑法规制研究——以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顺位考量为视角》;袁楚风:《环境损害赔偿之国际标准的借鉴——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分析》;潘牧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诉权冲突与有效衔接》。
动物研究(7篇)

周珂,孙思嘉:《野生动物利用法律制度的嬗变与破局》;梁治平:《法治意识形态反思——基于任与动物关系的视角》;彭新林:《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法教义学分析——以深圳“鹦鹉案”为视角》;冯子轩:《生态伦理视阈中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完善之道》;刘志鑫:《<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原则重塑》;张亮:《论普通野生动物利用的法律规制——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文本为展开》;刘兰秋:《日本野生动物保护立法及启示》。

绿色原则(6篇)

吕忠梅:《<民法典>“绿色规则”的环境法透视》;巩固:《<民法典>物权编绿色制度解读:规范再造与理论新识》;刘长兴:《<民法典>合同编绿色条款解析》和《生态文明背景下侵权法一般规则的“绿色化”改造》;刘超:《<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绿色制度创新》;郑少华,王慧:《绿色原则在物权限制中的司法适用》。

环境侵权(5篇)

吕忠梅,窦海阳:《以“生态恢复论”重构环境侵权救济体系》;唱:《民法典时代环境侵权的法律适用研究》;刘长兴:《我国相邻权规范的绿色解释——以相邻采光为例》;王盛航:《环境侵权因果关系证明的价值判断》;刘士国:《民法典“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评析》。
自然资源(4篇)

韩英夫:《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改革的立法纾困》;郭志京:《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私法实现路径》;郭洁:《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的物权法问题及其破解》;刘卫先:《“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的解释迷雾及其澄清》。
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4篇)

汪劲:《论<国家公园法>与<自然保护地法>的关系》;吴凯杰:《环境法体系中的自然保护地立法》;秦天宝,刘彤彤《自然保护地立法的体系化:问题识别、逻辑建构和实现路径》;潘佳:《国家公园法是否应当确认游憩功能》。
环境税(4篇)

叶金育:《资源税的改革与立法——从主导目的到税制协调》和《论环境保护税征管中环保部门的权责配置》;何锦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环境税收法治省思——从平移路径到并行路径》;王兰:《原材料出口限制视阈下我国资源税制度的再完善》。

流域研究(4篇)

吕忠梅:《关于制定<长江保护法>的法理思考》;邵莉莉:《跨界流域生态系统利益补偿法律机制的构建——以区域协同治理为视角》;刘佳奇:《论空间视角下的流域治理法律机制》;杰克·图侯斯基,宋京霖:《美国流域治理与公益诉讼司法实践及其启示》。

环境法基础理论(2篇)

徐祥民:《论维护环境利益的法律机制》;何跃军,陈淋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环境法中的法理”学术研讨会暨“法理研究行动计划”第十三次例会述评》。

环境影响评价(2篇)

王社坤:《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的实践展开与规则重构》;阙占文:《跨界环境影响评价义务及其履行》。

环境权(2篇)

杨朝霞:《论环境权的性质》;黄锡生:《民法典时代环境权的解释路径——兼论绿色原则的民法功能》。

政府环境质量责任(2篇)

徐祥民:《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地方政府大气环境质量责任制度实证研究》;吕霞:《我国<环境保护法>中的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及其强化》。

其他(9篇)

晓东:《论新时代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转型》;谢伟:《“一证式”排污许可证实施的法经济学分析》;刘久:《我国核损害赔偿纠纷的可仲裁性研究》;傅倩:《维护我国海洋经济权益的相关立法问题研究》;郭洁:《乡村振兴视野下村庄公益用地法律制度改革研究》;周骁然:《体系化与科学化:环境法法典化目的的二元塑造》;杜辉:《“设区的市”环境立法的理想类型及其实现——央地互动的视角》;何苗:《中国与欧洲公众环境参与权的比较研究》;薛桂芳:《国际海底区域环境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

 本文编辑:殷佳伟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