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4日,由北大法学院资源、能源与环境法研究中心举办的“2012北京地区环境法博士生论坛暨第二届瑞林•环境法博士生全国学术会议”在北大法学院凯原楼303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北大资源、能源与环境法研究中心主办、北大金瑞林教授环境法学发展基金资助,共有来自全国14所高校的40余名环境法博士生与相关博士生导师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分三个单元就如何设计培养方案、如何读书和参加科研、如何撰写博士论文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专题研讨。
开幕式
开幕式由北大法学院博士生童光法主持,汪劲教授致开幕辞,随后北大北大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贾爱英发言。
汪劲教授发言:欢迎大家的到来。北京大学法学院是中国环境法学科的发源地,也是全国首个博士生培养点。金老师曾为我们的博士生论坛题词,“方法就是世界”,请各位博士生前来交流,为博士生的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今年年初,我们在清华大学举行了环境法学北京地区的论坛。对于2009年的博士生论坛,大家反映非常好。在各位老师的倡议下,大家决定成立北京地区的博士生论坛。感谢十四所高校的博士生的配合,我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最后,会务的筹备工作由我们的同学自己负责,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大家原谅。
贾爱英主任:这次活动我首先要表示歉意。虽然我们的研究生的规模一直扩大,但质量一直不平衡,因此我们创立“研究生计划”。在这项计划发展的后期,在没有国家资助的情况下,北京大学自己从211和985经费中拨出一部分来资助这项活动。今天我在阅读了会议材料之后,深感这件事情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博士生教育的发挥咱,也是学习其他院校经验的好机会。我觉得,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定要为环境法的学科发展投上一票。在这个论坛以后的发展中,我们不仅可以吸收其他院校的同学们参加论坛,更可以开展“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吸收其他国家的同学们共同参加。今天,能够倾听学生们对体制的意见和建议,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对于论文写作方面,教育部组织很多学术论文的宣讲会,但主要还是应该由学生和老师关注学术论文的规范性。最后,我再次代表研究生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
环境法学博士生培养:培养方案之我见
本专题主要是关于培养方案的讨论。专题讨论阶段由重庆大学博士生任洪涛主持,秘明杰等九位博士生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环境法学博士生培养方案,并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进行了评价。随后,围绕课程设置、论文发表要求等热点问题,汪劲教授与黄锡生教授也从博士生培养方案制定者的角度出发就博士生提出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大家的发言总结如下:
秘明杰(福州大学博士生)发言:福州大学目前在读博士12位,博导4位。环境法专业的学制和年限,全职学生是三年,在职学生是四年。提前毕业针对的是特别优秀和完成计划的同学。还有一些延期毕业的同学。在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经历五个环节,需要完成一定的学位课程。除了基本的学位课程,还有作为非学位课程的专业选修课。另外还有学术活动,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的要求。
董岩(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发言:2003年政法大学开始招收环境法专业的博士生,目前在读博士16名,在站博士后2名。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把研究方向分为环境法学、自然资源法学和国际环境法学。导师个人负责和小组集体培养的方式;导师为研究生提供论文和交流的机会;参加实践;举办博士沙龙,将培养延伸到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包括:增强学术反思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向文理多元的方向优化组合;法律文献的检索;科研互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读书报告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建议强调理论积累,倡导读、写、思三者结合,同时应强化问题意识,将研究与中国现实结合,并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刘佳琦(中南财经政法博士生)发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环境法专业目前共有两位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培养采取学分制,课程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专业课(中国环境法专题、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法)、选修课和资格论文。我认为,培养方案应当进一步处理好基础理论和同学们的差异化研究方向的关系,学校开设的课程可选择范围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具体课程设置方面,方法类的课程比较少,缺乏对于研究方法、研究思维培养课程的设置。另外,需要妥善处理好资格论文和博士论文写作的关系,资格论文可能会影响对博士论文的投入。个人建议是:1、夯实基础。因材施教;2、增加选修课可选性;3、研究方法和研究思维的训练;4、适度放宽资格论文的要求。
潘庆(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发言:对于完善培养方案,我有这么几点建议:1、完善形式的同时注重质量;2、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更好的结合;3、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性。
何洪涛(重庆大学博士生)发言:首先简单介绍了重庆大学学科、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情况。在培养创新方面,学校应当重新审视分数和能力之间的关系,重视通识教育,并加强校际合作,共同建立起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童光法(北京大学博士生)发言:北京大学环境法专业的研究方向分为环境法、自然资源与能源法、核法律与政策。博士生培养的特色是,培养周期坚持四年制,全面突出特色(国际环境法课程要求高),课程设置集中灵活(选修课灵活,可以选修本科生、外教等等的课程),培养程序严格规范,科研训练常抓不懈(项目多,极大提升法律草案、研究报告的撰写,在研究中成长)。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教员及博士人数少,研究方向待限缩,研究方向待整合,研究重点待提炼,目标定位待明确。
汪安娜(清华大学博士生)发言:以我自己的博士生研修计划为例,横向方面,以课题研究为基础和依托,课程学习、自主学习、出国交流相结合,纵向方面,第一年以完成课程和论文的写作为主,第二年以自我学习为主,第三年以出国为主,第四年以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为主。
朱雯(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发言:中国海洋大学于2005年建立博士点,设立海洋环境保护法这一特色专业。学制方面实行弹性学制,博士生3-6年,连读、提前读为4-8年。课程设置方面包括学位专业课(注重基本理论的研究)和选修课。还专门设有外国环境法专题,邀请国外学者来我院授课,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来上课,由校内提供资金的赞助。
张孟霞(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生)发言:上海财经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有法学前沿问题研究,邀请来自各个法学专业领域的老师,使博士生对前沿问题都有所了解,培养大局观,学习如何寻找热点,撰写论文。课题参与方面,三年中我参与了四个课题,对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帮助。学术讲座方面,学校制作讲座卡,对“打卡”的次数进行要求,并与学分和参评各项荣誉的资格,讲座的嘉宾包括交流访问的学者、法官、学者等,全年接近一百场。
之后会议进入自由讨论阶段,上午没有发言的其他同学分别就自己关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些问题和观点主要包括:(1)博士生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同学认为基础理论性课程设置太少,知识性课程太多,此外,类似于政治、英语等课程似乎根本没有设置的必要性;(2)论文要求方面,个别同学认为学校要求发表的科研论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要求太高,给自己的博士生活形成压力;(3)科研课题方面,有的同学认为科研课题与读书有冲突的地方,让自己常常需要取舍。
环境法学博士生培养:读书抑或参与科研
本专题分为专题讨论和自由讨论两个单元。前一单元由福州大学博士生秘明杰主持,先后有十位博士生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曹炜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主文献读本的编选过程及内容进行了介绍;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樊杏华就参与科研的具体分工、资料收集、研究价值论证、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思路的理清、具体开展研究、预算经费以及研究报告的成形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北京大学博士生胡帮达提出了学习、实践与科研一体化思路;清华大学博士生金峰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生物转基因谈了环境法学如何依赖于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如何与其相结合问题;武汉大学博士生李一丁认为环境法不是学科而是领域,并主张借鉴台湾经验即从公法、私法两个角度来讨论环境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刘先辉、孟琦、宁伟博士分别就如何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如何读书和合理平衡时间以及如何利用先进的搜索工具查找文献进行了交流;吉林大学博士生叶莉娜提出自己在环境法学习中的具体困惑并与在座的博士和博导进行了交流;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朱雯运用“纳” 与“吐”的关系,交流了博士生阶段如何进行研究性读书的方法。后一单元,与会博士生同博导就如何参与科研、怎样发表论文、如何应对论文的反剽窃系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黄锡生教授认为,学术最重要是观点创新,只有文字创新尚不够。他指出,发文章有时的确需要关系,但并不全是,文章能否发我们首先看选题的新颖性,主要先看摘要,再看文字能力、学术规范等。汪劲教授也针对博士生选课问题、参与科研进行了充分交流,认为到博士生阶段,与导师一同做科研很必要、也很能够提升博士的培养水平。
博导和博士沙龙
周六晚上安排了一个博士生与博导面对面交流的“博导和博士沙龙”。沙龙的主持人为北京大学博士袁巍,参与的博士生导师有北京大学汪劲教授、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艳芳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罗丽教授和重庆大学黄锡生教授。主持人就博士生普遍关注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论文发表的硬性指标、怎样读书和参与科研的意义等问题分别求解于各位博导。
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教授认为,博士生的唯一活动就是研究。博士生参与科研要有正确的态度,应该要珍惜机会,主动与导师沟通,把参与科研项目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并强调全过程参与科研。在课程设置上,吕教授认为,我们对于某些课程不是谈要不要上的问题,而是要有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到底要怎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并反问我们“你们的哲学学好了?自热辩证法读过吗?”关于论文,吕教授认为现在的评价标准是失败的,需要建立更合理的评价机制。博士论文是考核标准,但是一进校就应该准备,包括文献阅读、阶段性过程等,其实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不是到最后仓促的写作,而发表的论文应该是这一过程中的一部分。她觉得我们目前的博士生普遍存在阅读量明显不足的问题,并应该培养对导师的观点的批判。最后她殷切的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否则是博士生的培养是失败的。
北京大学汪劲教授认为,博士生课程中的政治课可以考虑设为选修课,英语课程似乎可以取消,尽管环境法的博士生应该要外语好,但不是通过上英语课来学来的。在论文发表上,博士生写文章确实必须,但应带着问题去研究写作。他认为,CSSCI 文献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来源文献标准;我们环境法还要订立一个文献标准,比如《中国环境科学》没有纳入法学核心期刊等。但是,环境法的内容、文章等和传统的法律概念不一样,如我们的能源法、核政策与法律的文章要投在法学期刊上可能就有问题,所以CSSCI体系、法学核心期刊体系等在我们学科存在一些问题。至于参与科研,汪教授认为,博士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全过程的,从申报课题到做课题;博士做科研,应与导师形成一个很好的互动。汪教授还认为,博士生可以对所做的课题的诸多方面中选取一个角度进行理论的升华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但是不喜欢看到老师的一个完整的课题成果或报告成为博士生自己的博士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李艳芳教授认为,在课程设置上,政治课没有必要,但是这不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但是涉及政治课内容我们可以商榷,我们当时上学时该课由不同方向、领域等权威老师主讲,效果就很好。英语课,我认为并不是特别必要。英语是自己应用的过程。但对于哪些英语水平不够好的同学来说很有必要。至于科研和博士生阅读文献,我们人大环境法搞出来一个主文献读本,共360万字,180万字为必读文献,另180万字为选读文献,每天阅读量为5000字。本意是想通过文献课扫盲,让博士生了解国内各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环境法的基本问题。关于发文章,很复杂,到底发表论文发到哪些刊物?国际会议和国外期刊算不算?但是大家总的感觉是,博士生发文很有必要,至少为两篇,因为只有能发小论文才能写大博士论文。
重庆大学黄锡生教授认为,英语课其实没有太大必要;政治课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问题,那种旧的老师教条式的讲解是没有必要的。在方法论上,博士生同硕士生、本科生的区别是要有创新研究和批判性思维。博士生必须要有推翻他人和前人观点的能力,要驳倒前人,要有创新。至于科研和阅读,黄教授认为,现在的资料、信息太多,我们应该能超脱出来,而不能被资料淹没;我的项目都是纵向课题,大约两年做一个,一年级可以让博士生做课题,但到了二、三年级则让他自己认真去完成论文写作。关于发表论文,黄教授认为,博士生应该要有成果和创新能力,其文章就是实力的证明;并提倡合作,由导师选题、定观点,博士生收集资料、写作,最后由导师再打磨。
北京理工大学罗丽教授认为,政治课,到博士阶段应该可以取消。至于参与科研,她先发现很好的苗子,就在项目的过程中带这个学生。她认为,通过项目带出来的学生明显有突出之处,例如调研、写作的能力都提高了等等;从另一方面看,大家做事情有目的性,如果和自己的目的不一样,可能会有不同想法。但是从老师学到的方法则很重要,不要怕和老师做项目时吃亏,吃亏是福,最后还是自己受益。关于发表文章,罗教授认为,从研究角度来说,应该很必要。怎样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围绕基础学习和理论召开研究,同时发表相关论文是很有益处的。
环境法学博士生培养:博士论文写作
第二天上午会议的专题,即本次会议的最后一个专题 “环境法学博士生培养:博士论文写作”同样包括两个单元。专题讨论单元在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董岩主持下进行。七位博士生分别介绍和分享了自己在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程凌香(中山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在总结自己博士论文《企业碳信息披露范围的法律研究》的写作过程时认为,论文选题要先求新,再求深;文献要先泛读后精读;写作要先完成之后再来求完美。
董岩(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认为,学术论文贵在创新,选题方面遵循三项要求,一要苦练内功,对本学科的研究现状知根知底;二要探索新领域;三是选题有新高度。在理论思维要有新突破,注重视角转换与视域融合。在谋篇布局方面要体现新思路。
郝翠芳(重庆大学博士生)认为,撰写学术论文时,她所用的方法就是确定选题、收集资料并最终撰写成文。其中选题是关键,应注意学术论文研究的是理论还是实践问题。在收集资料方面要穷尽文献资料、与身边的人交流、参与讲座和突破学科间的界线。在撰写论文时应该做到结构清晰、注重细节,同时要注意修改及校对。
郝少英(清华大学博士后)总结自己的博士论文《跨国水体和谐开发的法律问题研究》写作经验时认为,博士论文写作应慎重选题、注重调研、研读文献、突出创新点、一气呵成并反复修改。她还认为完成博士论文不应仅仅只是为了获取一张学位证,而应成为我们继续从事更高层次研究的起点。
李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认为,学术论文是对一名学者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概括和反映,是学者思想见地和观点主张的集大成者,在内容上要求突破创新,在形式上要求规范严谨。因此,论文写作时应神识自己的研究兴趣,确保自己的选题仅有追求真理的价值,而且还是力所能及的。他还认为,论文写作过程要注意和其他学者进行讨论,要持之以恒的品格,同时还应注意劳逸结合。
袁巍(北京大学博士生)认为,学术论文的撰写学术论文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重思想,思想的要素体现在写作的深度、论证的严谨和对写作的自我认知上;二是要注意区分学术论文写作与科研项目的关系,科研项目可以成为我们思想的萌发点和兴趣培养因素,但从事科研项目不应该成为学术论文写作的同等概念。
叶媛(中山大学博士生)结合自己博士论文开题的过程分析认为,论文选题应该注重和导师的交流同时结合自己的兴趣。论文选题确定后,要注意文献的收集,尤其要注重对文献的消化吸收。此外,她认为应该注意论文开题前的小论文写作,博士论文的写作打基础。
随后会议进入自由讨论单元,主持人为清华大学博士后郝少英。博士生导师汪劲、李艳芳、罗丽和青年老师竺效、于文轩、严厚福、王社坤等参与了讨论。该单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会博士生纷纷向青年教师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各方面:第一,各位老师们怎样定的论文题目?第二,小论文的写作技巧有何技巧及其与博士论文有何关系?第三,如何来处理做过的课题和论文写作的关系?第四,博士论文对自己的学术研究产生了什么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各位青年老师分别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了回应。首先回答问题的是青年老师组。其中,于文轩老师认为他的博士论文选题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即他从硕士阶段已经开始在做生态立法方面的内容,博士生阶段和现在都在做。学位论文相是个很重要的环节,他现在还在发表论文及开展研究项目。建议同学们选题要慎重。从硕士研究生到现在研究范围越来越窄,写论文很难,但还得写。关于学术规范,于老师认为要凭学术良心,自己的做法是发现某一个点有兴趣,就记录下来,顺便抄写引注。此外,在科研和写作论文方面,于老师认为自己是是很幸福的,在上博士期间,相关课题的研究和时常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年会对他的博士论文写作很有用。
竺效老师认为,首先要感谢在座的博导,因为自己是在阅读他们的文章过程中成长的。其次要鼓励大家多读书,而且要有持之以恒的品格,顶着困难而上。竺老师还认为遇到好导师是一种幸福,他的论文就曾受益于受汪劲老师的博士论 和与蔡守秋老师的交流。他建议同学们平时发表小论文,通过论文写作可以了解论文格式,体例等写作规范。此外,他还认为博士生参与课题研究很有意义,因为很多的博士论文的素材和灵感可能来自于导师的课题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为自己提出多个可供选择的博士论文题目。最后,竺老师认为博士论文的对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有重要意义,因为自己的博士论文的很多地方还要后来的继续修补,而且自己以后的学术道路可能都在这条线上。
严厚福老师认为,对自己的博士论文感觉不是很满意。在选题和科研的关系方面,严老师指出自己的论文选题当时就是和导师的课题有关,但感觉得写的不好,这可能对自己今后的学术研究不利。他建议大家一定要写好博士论文,这有助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此外,他还强调认为恪守学术道德很重要,尽量不要一稿多投,绝对不能一稿多发。
王社坤老师认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跟课题有关,但关系不是很大。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的构想源于硕士阶段听汪劲老师的课程,即环境法到底调整的是什么关系。他指出,博士论文一定是一个个人化的东西,博士论文的创新性不仅体现在填补空白,还体现在对前人研究的深化,即前人没有说清楚的,你可以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探讨。关于博士论文对自己现在研究的影响,王老师认为,从功利角度来看评职称可以用,但其重要性还是体现在对自己的学术研究的奠基作用,即博士论文是学术上的第一桶金。关于小论文的写作,王老师认为,这和个人当时的处境与个人品性相关,他自己的大部分小论文写作素材和思路都是来自参与老师课题的研究。关于小论文与博士论文的关系,他比较推荐的方式是先有小论文,再有大论文,但一定要安排好时间。此外关文献的梳理,王老师建议大家多看他人文章的参考文献,借以建立自己的文献资料体系。
青年老师回应完以后,讨论进入第二阶段,参会博士生开始向博士生导师们提问,问题集中在两方面:第一,在博士论文写作指导和评阅时发现哪些问题?第二,导师们认为不合格的论文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对此,
李艳芳教授指出,自己2007年开始指导博士生,培养的不多但看过论文很多,自己已非常努力,不要愧对自己的学生。她认为,自己的经验是,选题很重要。博士论文应选题强调理论和现实价值,并具有创新从内容。此外选题不要偏重于一个热点问题,因为所谓热点是具有时效性的。建议学生选一个制度性研究的问题,该问题最好具有普遍性。李教授强调,博士生论文不能是对实践部门的对策建议,这没有任何理论价值。
罗丽教授认为,要找到、发现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论文选题,首先应对国内外的研究要做一个研究和梳理,即系统的阅读资料,分析提炼、发现所问题研究的现状、存在哪些问题,判断自己能否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她指出,先看论文中“问题的提出”很重要,即问题意识,再看参考文献,是否过时,最后再看内容。博士论文,也是一样,问题的提出就很重要。她还指出,博士论文中一定要有一部是是理论深度的部分。此外,罗教授建议,论文写作要注意细节,注释要严谨,不能有“硬伤”。
汪劲教授认为,他本人体会很深,总的感觉是,一个博士生写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他认为,读书是前提、科研是基础,光读书没有参与科研,不容易有问题来源和思想的火花。从一个博士生角度读书、科研是保障博士论文写作的基础。汪教授还认为博士生论文的写作,一是在于老师的看法,关键还在于学生怎么看,即学生能否自我追求完美、卓越。汪教授还强调,博士论文的写作应该注意小题大做,但小题大做应在具有广泛研究的前提之上进行。此外,在学术规范方面,汪教授认为博士生应注重平时的锻炼,尤其在和导师一起科研的过程中养成习惯。本场讨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由北大博士生胡帮达主持。北大博士生童光法对本次会议做总结后由汪劲教授致闭幕辞。汪劲教授在闭幕式上再次感谢所有与会者的支持,并希望环境法学博士生论坛能够继续办下去,成为全国环境法专业博士生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我国环境法学科的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后备人才。
(北大资源、能源与环境法研究中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