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我曾经做过两个专业的导师组负责人。我们会先实行一段导师组负责制,在一段时间后再具体确定责任导师。导师组负责时,专业活动由全体老师和学生共同参加,这样可以让学生和老师有一段时间的相互认识与相互了解,学生可以在各种活动中了解各位导师的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学术风格;老师也可以通过各种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特性、培养潜力。这实际上是为老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做一些准备,也为学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求预留一点空间。
学生在报考时,大多看过某位老师的论著、听过某位老师的课。很多同学就是因为听过一位老师精彩的讲课或者读过一位老师高水平的论文而萌发了报考这个专业的愿望,由此而进入了某个专业领域的学习。这是我们在面试学生时经常会听到的对报考理由的回答。强烈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愿望是学生完成学业的动力,但是,从良好的学习愿望到真正完成学业却有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这是一个导师与学生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过程,因此,老师与学生的接触越多、了解越深,越有利于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生。我以为,在学生初入学的阶段,应该给他们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专业、了解老师、了解同学的机会,给他们创造良好的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交流的环境,在更加充分的认识专业、认识自己、认识老师的基础上再来选择导师、选择专业方向、选择学习方式。
我们总是会在导师组负责时多一些集体活动,并且有意识的开展一些全专业的活动。鼓励学生与每个老师交流、与同专业的师兄师姐对话、与本年级的同学沟通,让同学们树立学科意识、集体观念,体会专业特点、导师风格。其实,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后,会改变最初报考时的专业方向甚至是拟选导师,我觉得这是正常的。与其让学生入学时确定导师后又改变,不如给他一定的思考时间后再来确定,这样反而可以避免对学生和老师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研究生实行责任导师制,如何确定导师的职责以及如何选择导师,是关系到“师”与“生”、“教”和“学”等很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对学生来说,选择导师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导师的学识与素养既关系到学生现在的学业,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对于导师而言,选择学生也不那么简单:学生的求知愿望和学习态度不仅涉及到学术的传承,而且涉及到“门风”的保持。
从来没有问过学生们选择或者不选择我的理由,这是一个无法求得明确答案的问题。从和学生们的交谈中,我发现,某位导师对学生们的学习要求、专业研究领域、导师的学术影响、导师的宽严程度是学生们考虑得比较多的因素。学生们也问我选择学生的标准,我会告诉他们,标准十分简单,只有一条:愿意好好学习,或者说是以学习为目的而不是以混文凭为目的。至于学生的天赋条件、学习基础、专业背景我会认真了解,这些是我确定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必须考虑的,但不是选择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更不是我不接纳学生的理由。研究生教育是个性化的,对学生的培养方法与目标也应该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每个学生的禀赋、能力、基础各不相同是常态,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素养是老师的本职。正所谓“只有教得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只要他有强烈的求知愿望和踏实的学习态度,就一定能够学好。我承认自己会偏爱一些好学生,但绝不会轻视甚至忽视任何一个学生。我常告诉学生:只要学生不放弃,老师绝对不抛弃。
记得初做导师时,也有过很多的迷茫:不想让做学生时曾经听到看到的对老师的不满在自己身上重演,却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是一个不让学生们经常抱怨的好导师。于是找了一些有关研究生教育的论著来看。曾经看过一位外国教育家论述研究生导师职责的文章,虽然现在已经记不起他的名字,但观点却一直在我心中。他说,研究生导师应成为教学工作的艺术家,他的责任就是用良好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知识和科学的魅力,点燃他们好奇的火花,扩大他们的视野,激起他们的探索精神,让同学们的素质自由而和谐地发展。
斯宾塞认为: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引导他们去发现则多些。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学生的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你不要去教他;要让他懂了一点后开始有疑惑了,所教的东西他才能记得很深刻,才能有所启发;教育就是要激发他的灵感,使他能够举一反三,这种教育对他来说才是最有效的。
这些教育理念,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即研究生导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递知识而是激励思考,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比较而言,导师更像一个顾问,对学生能做的是引导、帮助、参与意见的交换、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我会不断的提醒自己,也告诉学生:对某一个专题或者是一篇论文,我不会一开始就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我会如何去做,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给你一些基本思维线索和资料性的东西,将你引进门,其他的事情则由你自己去完成。因为只有让学生进入“愤”和“悱”的状态,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如果你对问题一点认识和疑惑都没有,我不是不教你,而是没法教你。
每当我在课堂上讲课或者在和学生谈论文时,发现总会有一双双茫然的眼睛在看着你,对于你的讲解没有回应,似乎人在你面前,思想却在千里之外,既不“愤”也不“悱”。有的学生甚至会直接要求:老师能不能像给本科生讲课那样的上课?或者,老师能不能直接告诉我这篇论文应该怎么写?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能。研究生导师不能像给本科生那样讲课,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论文怎么写。因为老师不能代学生发现问题,不能替学生思考,不能为学生直接拿出现成真理。
导师是一个思维激励者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在于简单的传递知识,这就决定了导师的角色定位。或者说,导师从来不是为单纯传递知识而存在的。在我看来,研究生导师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发现学生的思维特征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培养方案,我把它称之为发现学生的“慧根”、开启学生的“慧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导师需要对学生的性格、专业背景、学习习惯以及做人做事的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解,全面把握学生的优点与弱点,根据情况制定或扬长、或补短的学习计划,启发学生的自主思维,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增量的能力不断提高。
导师是一个指导者而不是武断的指令者。研究生作为学生,其各方面都还处于成长阶段,智识和经验都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可能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是学生最需要导师的时候。导师的学识、经验等等对于学生的顺利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为什么需要导师的原因。但是,导师的学识、经验毕竟只是自己的,既不能直接变成学生的经验,也不能肯定可以完全适用于这个学生,所以,导师不能也不应该武断的指令学生必须怎么做,而只能将自己的经验提供给学生,指引学生寻找可以怎么做的方法和路径,让学生在导师指导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方向、积累自己的经验。
导师是一个帮助者而不是简单的决定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性的节点或关口,比如,是否能够顺利的完成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是否能够形成一定的学术判断能力,是否能够养成法律的基本思维,是否能够掌握法律的逻辑表达方式等等。这些环节,对于学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导师是不可忽视的。但学生的入学条件不同、知识结构与专业背景不一样、个性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可以很顺利的走过,有的同学却困难重重,甚至举步维艰。这时,就需要导师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对于顺利通过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遭遇不顺的学生给予心理与学识等方面的指导,经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提升之路。
导师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一个代谋者。虽然在学生眼里,导师是伟大的,即使达不到伟大至少也是强者、精英。但对导师而言,必须十分清醒,自己并非无所不能,“教学相长”的古训必须牢记于心。学生对于导师的启发与帮助也是巨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学生们在推动着导师进步,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生们思考的方式、学生们传递的各种信息,始终是导师学术活动的不绝动力之一。因此,导师作为一个倾听者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只有充分听取学生的各种意见,吸取他们的智慧,也才能使自己做得更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不变的规律,也是一个导师的最高追求。永远培养不出能超过自己的学生,对于导师是一种悲哀。导师的“独门绝技”再高超,虽然现在“天下无敌”,但无人传承、更无人发扬光大,离落后甚至灭绝也就不远了。
一句话,导师必须“到位不越位”。这说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比较起来,传递知识比展示获得知识的方法往往更简单,告诉学生怎么做比让学生自己发现应该怎么做显然更轻松,修改学生的论文比自己写文章甚至更花功夫。“不越位”意味着老师要为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投入更广泛的资源。
对我来说,从来不会为付出这些时间、精力、和资源而痛惜,但会为学生们对这些付出的不理解甚至误解而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