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读《垃圾之歌》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30日 来源: 作者:

            环境资源法专业04级硕士研究生2005年3月读书会纪实

 

                         郭欣、郭怡平、伍婷婷

 

简介

《垃圾之歌》一书从垃圾考古学的角度分析了历史上人们对待垃圾的种种行为并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探讨了垃圾问题的产生,广泛地讨论了垃圾与环保,以及其他垃圾问题引发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争议。

这次读书会围绕《垃圾之歌》,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展开讨论,大致上思路如下:一、以《垃圾之歌》为背景引出垃圾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二、垃圾这一严重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超量索取和无限排放。三、以有限消费和循环利用为代表的价值观的转变。四、法律对此的反映:以循环经济产业为例分析产生废弃物的企业、无害化处理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五、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垃圾处理产业及相关制度。

组内分工:由伍婷婷对《垃圾之歌》进行内容总结并引出问题——垃圾成为废物还是资源是我们人类自己的选择。郭欣从法律角度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化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思路。郭怡平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一些基本问题。

 

发言摘要

《垃 圾 之 歌》

《垃圾之歌》的二名作者均为人类学家,从1971年开始参与长达二十余年的“垃圾计划”此项研究计划,使用机具在不同的垃圾掩埋场挖出不同年份的垃圾,将其一一记录分析。阅读本书最大的乐趣在于——颠覆一般人对垃圾既有的观念。研究结果发现,许多与一般人所知迥异的“真相”。比如说,大家总以为有机物质在掩埋场中,必然会遭到细菌分解,化成堆肥。参与计划的人类学家们却发现,实验室中生物分解的美好想象,在垃圾场里是不存在的。十几年前的热狗仍完好如初地从垃圾场底部挖出,不止热狗,连香蕉都像昨天咬过一口才丢掉似的。掩埋场内部所进行的生物分解实在少得可怜,卫生掩埋场好比是金字塔,而里头的垃圾的确也如木乃伊──千年不坏。

人们以为现代科技及高度物质化是带来垃圾暴增的罪魁祸首。作者提供另一思考的角度:无论是现代或古代,都有垃圾暴增的问题。澳洲的原住民每到所居住环境垃圾已堆积成山时,便开始进行迁移;而在公元前三千多年时,中东地区的古城,也曾发现疑似使用过一次即扔掉的蚬型陶具(好比现代的免洗餐具!)。看来从古至今,人类制造大量垃圾的本领,如出一辙。

我们透过垃圾了解祖先们的生活,而我们的后代透过垃圾了解我们的生活。人类势必无法完全消灭垃圾,唯有更多的了解,去除无谓的恐慌与误解,运用科技减少垃圾处理的污染,世世代代才能继续与垃圾“和平共存”。

 

垃圾自古有之

自从人类来到这个星球,就开始制造垃圾,人是垃圾的制造者。祖先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产生了多少垃圾,我们不清楚,但我们知道垃圾曾给许多古代城市带来了灾难。当时一些城市的景况是垃圾遍布、污水横流,城市卫生状况恶劣。由此引起的瘟疫迅速地传播,导致了一些城市的衰落。

  人类通常采用的非常便捷的垃圾处理方式——顺手一丢,使得有的城市成了地平面不断上升的城市。《垃圾之歌》一书中写道,20世纪50年代,从事青铜时代特洛伊城挖掘工作的考古学家布里根(C.W.Blegr n,在挖掘过程中发现同一建筑物每一层面的地板上都丢满动物骨头和零星废物;可见,古人处置垃圾的办法并不是把惹人厌恶的堆积物清扫掉,而是用泥土加以掩埋,并重新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板——眼不见为净。从层次分明的地板看来,许多家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过程,地板往往增高到不得不把屋顶加高或重新开一个门的程度。当然,最后建筑物必须整个拆除,原来的墙体打掉,充当新房子的地基。于是,中东的古代城市往往建立在比周围平原高出甚多的大型土墩上。1973年,美国商业部环境研究室的土木工程师查尔斯·古那森(Charles Gunnerson)计算出特洛伊城由于垃圾堆积,海拔高度每世纪升高1.43米。

  当人类成为定居者后,就开始面临垃圾问题。因为古人为了追踪猎物或寻找可供利用的农作物必须经常迁徒,人们不会在一个地方久居,垃圾也就不会太多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当人们定居以后,正如美国人类学家詹姆士·奥康诺(James F.O. Connell)所说的“居室固定后,要搬的就是垃圾,而非人类。这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模式必须重新调整”。人类开始和垃圾作战,寻找处理垃圾的方法。

    垃圾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增加的。越是发达的国家,人均生产的垃圾量也越多。而且,垃圾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展着。在一些发达国家,废电视机、旧冰箱、旧汽车等都成了垃圾。美国人均日产垃圾1。8千克,平均每年生产的垃圾达44吨,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1。6亿吨。如果用垃圾车装满,接起来可以环绕地球500圈。上海日产垃圾近万吨,每年全国年产垃圾共近亿吨。垃圾越来越成为各国严重的环境问题。在随意丢弃、堆放的垃圾中,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细菌,就会进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江河湖泊、大海,还有蓝天,威胁着我们人类本身。也就是说,垃圾为害的路有三条,通过天、地、水(大气、土壤和水体)来污染环境。

垃圾随意堆放,垃圾中的污染物质就会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通过吸附进入土壤、通过渗滤或地表径流进入水体。进入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物,通过人的呼吸、饮水进入人体,对人造成危害;土壤里的污染物通过人们接触土壤和食用被污染的衣产品危害人的健康。另外,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也可通过蒸发、沉降、扬尘、沉积、渗滤等方式相互传递、交叉污染。 

千年来,尽管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但人类处理垃圾的方式在本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主要是:倾倒、焚烧、堆肥、回收利用、减少垃圾源。

  

垃圾中的宝贝——资源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怎样用有限的地球资源实现人类无限的发展?那就必须让地球资源能够持续地循环再生。资源能够变成垃圾,那幺我们能不能把垃圾变成资源呢?回答是肯定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也可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通过垃圾的分类回收,人们完全可以把垃圾重新变成资源。

  被永久消灭的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无法估算的。好的纸张是木材做成的,我国目前每年流失废纸600万吨,相当于浪费森林资源约6~33万公顷。而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再造出800千克好纸,可以挽救17棵大树;少用纯碱240千克,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省造纸能源消耗40%~50%。我国已有将废塑料还原炼轻燃油的技术,轻燃油可以用做能源,这既让废塑料得到了重复使用,也减少了白色污染;但因为不能回收到足够的废塑料,这一项技术尚未得到普遍推广;炉灰等经过改造可以做成建筑材料。菜叶、果皮等生物垃圾也可以再生利用加工成绿色肥料,许多垃圾都可以回收,再生利用。

  有专家计算出北京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如下:废纸约1500吨,若回收再造可产生1200吨好纸,节约木材6000立方米,少用纯碱360吨,降低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电77万度;废塑料,约1500~2000吨,若回收炼油,理论上可节约50万升无铅汽油、50万升柴油,仅汽油就可供三万多辆小轿车驾驶100千米;废泡沫可制成建筑装修用优质强力胶;废玻璃约1500吨,若回收制造玻璃,可节约石英沙100万吨,少用纯碱375吨,节约长石粉90吨,煤炭15万吨,节电60万度;废织物600吨,可用于造纸等;废金属180吨;废电池约30万只,其中所含的汞、镉是污染性极强的有毒重金属,但回收后可从中提取锌、铜和二氧化碳。

如果我们的子孙都像我们一样,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像天外怪兽一样去掠夺其它星球,那地球资源的轨迹就必须是一个圆圈,可以循环再生。垃圾分类回收是地球资源循环再生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垃圾不分类回收就是污染环境、耗竭资源的魔鬼;分类回收就是造福于人和自然的宝贝。现在我们找到了答案。

 

让垃圾成为魔鬼还是变成宝贝,从根本上来讲,取决于我们每个家庭的选择。

 

废弃物处理产业化法律问题的探讨

 

通观人类以往的垃圾处理方法,无论是填埋、焚烧、堆肥,都着眼于使废弃物不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显著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长远的还是暂时的。某些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只是使污染物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

 

虽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决定了某一物种的生存必然会产生相对于它自身来说是废弃物的物质和能量,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环境而存在,它也必然通过与自然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对自然造成影响,但是人类的活动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人类需要的、能加以利用的,就从自然取走,人类不需要的、无法利用的、有害的丢还给自然,而不考虑自然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种自私的人类行为蕴含着这样一种价值观:自然仅仅是物质世界,是无知无觉的物质集合,自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存在的,其存在本身不具有任何独立的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类无节制地掠取资源,追求物质享受,制造垃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超量的索取和无限制的排放是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垃圾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显然科技的进步并没有更多地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上。

 

在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面前,发达国家率先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解决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破坏、发展受限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方法。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处理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它要求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循环经济的要点是把人类的生产行为纳入到自然循环中,使整个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其核心理念是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循环经济思想实质上蕴含着这样一种生态性的经济伦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反对将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割裂开,反对人类自有改造自然能力以来的无节制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废弃物的行为,反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以一种理想化的资源闭路利用为美好前景,以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枯竭为目的,导向性地规定在立法中。日本和德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废弃物处理产业化作为循环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现在相关的立法中,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关于废弃物的种类,我们把它分为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因时间关系这里只对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作出分析。某项废弃物的处理能形成产业,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技术上能达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并再利用的目的,二是有利可图。废弃物处理产业涉及到三方利益:产生废弃物的企业,处置废弃物的企业,从废弃物处置活动中客观上受益的公众。法律对这三方权利义务的设定直接关系到废弃物处理的结果和环境治理的效果。

 

现实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如果废弃物的处理无利可图,则无人投资,如果有利可图则产生废弃物的企业不愿意无偿向处理废弃物的企业提供原材料。原材料来源不稳定也是制约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而产生废弃物的企业认为废弃物作为一种资源,其产生的剩余收益应当在本企业和处置企业之间分享。从表面上看,废弃物处理产业存在三方主体和两条利益线:生产企业排污——处置企业处理——公众受益;生产企业以废弃物为原材料出让——处置企业加工获利——公众客观上获益。这两条线索似乎都是正确的,能够体现各方的价值追求。但是,它忽视了隐藏的一种价值需求,自然环境自身的价值。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以人类需要为尺度,人类活动中往往因为它不直接表现为人类的需要而忽视了它的存在。自然的内在价值更多的体现在生态、遗传、美学价值和它作为生态系统存续的基础的价值。自然一旦作为一个有其自身价值的主体被承认,我们就不能将自然仅仅作为客体来任意对待,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应纳入法律关注的范围。回头来看规范废弃物处理行为的法律,设想法律将自然的内在价值也纳入法律平衡协调的利益关系中。那么,(1)生产废弃物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弃物,对于不能自行回收再利用的废弃物,对自然有一种损害的危险。如果不积极处置,而是长期储存,随意排放,这种损害就会成为一种现实。在没有一种强制其为污染行为支付成本的制度的情况下,这种污染就由公众来承担,并且不可避免地损害了自然的内在价值。(2)处置废弃物的企业:以废弃物为原材料,加工获利。由于其从事的活动的特殊性,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客观上具有公益性。(3)公众:废弃物处理活动客观上保护了公众的环境权益,作为纳税人代表的政府也应当以积极的协助行为促成这一活动。比如投资政策方面的鼓励等。(4)自然:在这种法律关系中自然的内在价值需求体现在哪里?我们认为应当体现在法律对危害自然内在价值的产废企业的义务性规定上,法律规定企业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则衍生出另一项义务,污染者付担,产生废弃物的企业有义务为废弃物的处理付费,这种付费可以表现为缴纳排污费上,当然也可以表现为让渡出废弃物的剩余受益上。因此,当生产企业在自身现有的条件下已无法对废弃物作任何利用或无害化处理时,该企业有义务无偿将其提供给废弃物处理企业,或者通过对排污收费的标准的修订,使企业在经过利益衡量之后,选择无偿出让废弃物的剩余收益这一成本较低的行为。这样一来明确了产生废弃物的企业的义务和政府的责任,体现了对自然价值的肯定。

 

上面对于废弃物处理产业立法的一个方面做出讨论,还有很多问题未解决(1)对于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原料来源问题:原料来源不足如废弃物较为分散,收集成本高的问题。(2)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其处理仍然是政府环境保护责任的范围内,对这部分废弃物的处理费用怎样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分担。(3)因为未成为现实的环境损害而加重产生废弃物者的义务是否合理。

废弃物处理产业化的法律规制困难重重,但是应该看到这是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的趋势,2004年10月初,发改委向社会公布了一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征求意见稿,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目标,提出建立废旧家电多元化回收和集中处理体系,实行生产者责任制,国家建立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回收处理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国家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等具体规定。但对于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专项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并没有作明确说明。最为关键的是,到目前为止,该草案的出台时间还没有确定。虽然还比较模糊,但毕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废弃物处理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也许这些进步和反复其实都只是反映了环境保护和经济膨胀冲动的相峙局面,对于现在中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的观念贯彻到立法、行政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的发展。

以市场经济规律为由掩盖废弃物处理产业的公益性,势必影响环境保护的目的,因为,在环境保护领域过分信任市场如同在经济领域过分信任市场一样,最终只能导致失败。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