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与经济 | |||
2005年环境资源法学学术研究回顾 | 周珂、曹霞 | 法学家 | 2006.1 |
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分析及应对策略 | 都毫 | 当代法学 | 2006.1 |
绿色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 唐静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2006.1 |
略论日本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 董慧凝 | 现代法学 | 2006.1 |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凸显我国环境应急机制的六大弊端 | 戚建刚、杨小敏 | 法学 | 2006.1 |
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 叶如棠 | 环境保护 | 2006.1 |
论循环经济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 唐荣智等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2006.1 |
论环境时代宪法对其他生命物种权利的尊重 | 陈泉生 | 现代法学 | 2006.2 |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研究 | 曹宇波 | 广东法学 | 2006.2 |
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发展 | 王蓉 | 中国法律 | 2006.2 |
循环经济原理及其发展要点 | 张录强.范跃进 |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 2006.2 |
生态安全及其立法问题探讨 | 王树义 | 法学评论 | 2006.3 |
论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从循环经济的动力支持谈起 | 黄锡生、张国鹏 | 法学论坛 | 2006.3 |
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制度缺陷及法律对策初探 | 朱京安 | 法学杂志 | 2006.3 |
可持续发展的森林资源立法研究 | 高国柱 | 河北法学 | 2006.5 |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 | 范小克 | 经济要参 | 2006.8 |
2、环境保护法 | |||
水污染的流域控制立法研究 | 吕忠梅 | 法商研究 | 2005.5 |
论环境行政许可证利害关系人代表的选择机制 | 竺效 | 法商研究 | 2005.5 |
美国水污染控制法的调控机制 | 徐祥明、于铭 | 环境保护 | 2005.12 |
从国际环境法的视角看跨国界污染的国际责任 | 陈赛 | 世界环境 | 2006.1 |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 世界环境 | 2006.1 | |
西部旅游开发中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的思考 | 幸红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1 |
大力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 全面提高环境执法效能 | 吴晓青 | 环境保护 | 2006.1 |
司法中的生态安全考量 | 吕忠梅 | 环境保护 | 2006.1 |
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 | 陈冬梅 | 环境保护 | 2006.1 |
美国环境法上公民的原告资格 | 李挚萍 | 环球法律评论 | 2006.1 |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价值定位及改革方向 | 曹民德、王京星 | 法学评论 | 2006.1 |
环境纠纷处理问题的法律探索——“第三届环境纠纷处理中日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于剑华、杨华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6.1 |
包头坠机引发国内首例空难污染诉讼案 | 陶克菲 | 环境保护 | 2006.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与完善 | 崔华平 | 法学杂志 | 2006.1 |
论环境问题与刑事法律保护 | 廖斌 | 河北法学 | 2006.1 |
试论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法中的作用 | 文同爱、李凝 | 时代法学 | 2006.1 |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 国务院 | 法制日报 | 2006.2.15 |
我国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例 | 秦天宝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2006.2 |
德国环境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王萍 | 王萍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2006.2 |
论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和美国宪法的冲突与调和 | 何晓丹 | 研究生法学 | 2006.2 |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学质疑和对策研究 | 宁琛 | 研究生法学 | 2006.2 |
松花江污染事件是否存在行政赔偿的法律空间 | 曾珊 | 法学 | 2006.2 |
实践利益的平衡与反哺,实现契约到身份的回归——西部生态安全保护与环境法律矫正机制研究 | 钭晓东 | 法学 | 2006.2 |
环境保护信托——环保资本运营的新亮点 | 陈雪萍 | 当代法学 | 2006.2 |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与生物安全立法 | 赵文霞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 2006.2 |
论生物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 王子灿 | 法学评论 | 2006.2 |
论国际环境法渊源 | 李扬勇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2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环境保护 | 王树义、黄莎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2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新探 | 李劲 | 政治与法律 | 2006.2 |
中国环境资源法、能源法现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 曹明德 | 法学论坛 | 2006.2 |
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兼论环境法的使命 | 徐祥民、邓一峰 | 法学论坛 | 2006.2 |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化 | 刘爱军 | 法学论坛 | 2006.2 |
人与环境同构法初探 | 刘敏 | 法学论坛 | 2006.2 |
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 温尚杰、何亮亮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2 |
论环境责任保险对侵权法之影响 | 王燕燕邓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2 |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中的财务保证制度研究 | 佘少峰 | 时代法学 | 2006.2 |
从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检视跨界污染损害责任制度 | 丁丽柏,龙柯宇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06.3 |
论《水法》中的流域管理规定 | 陈晓景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3 |
关于地方环境立法空间的探讨 | 何春茜邓 | 环境保护 | 2006.3 |
环保总局与监察部公布首批挂牌督办案件 | 胡勘平 | 环境保护 | 2006.3 |
《京都议定书》生效周年述论 | 周洪钧 | 法学 | 2006.3 |
欧盟环境指令的合法性分析——以WEEE和ROHs | 王春婕 | 河北法学 | 2006.3 |
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探讨 | 刘惠荣等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 | 2006.3 |
我国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之构建 | 张梓太、张乾红 | 法学研究 | 2006.3 |
水人权:人权法上的水权 | 胡德胜 | 河北法学 | 2006.5 |
环境立法与国家发展战略 | 翟勇 | 经济要参 | 2006.8 |
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尤艳馨、金三林 | 经济要参 | 2006.36 |
3、能源法 | |||
能源效率与法律制度的理性选择 | 肖国兴 | 环境保护 | 2005.12 |
论自然资源使用权物权属性的三分制 | 康纪田 |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1 |
浅议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投资制度及其完善 | 陈兴华 | 人复:国民经济管理 | 2006.2 |
中国的能源安全与可行战略 | 张文木 | 人复:国民经济管理 | 2006.2 |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法促进 | 肖江平 |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 2006.2 |
空间权理论在矿业权中的应用和创新——论我国应当建立区分矿业权和矿区役权制度 | 孙宏涛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2 |
马克思的森林立法观——以《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为主要分析对象 | 李可 | 法商研究 | 2006.2 |
关于水权的利益分析 | 许娟 | 法学杂志 | 2006.3 |
"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法律框架初探 | 杨泽伟 | 法学 | 2006.4 |
可持续能源战略的财税政策研究 | 财政部课题组 | 经济研究参考 | 2006.14 |
国家能源政策制定机制探讨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经济研究参考 | 2006.36 |
4、土地法 |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物权法思考 | 马新彦、李国强 | 法商研究 | 2005.5 |
论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其上房屋所有权的归属 | 李显冬 | 人复:民商法学 | 2006.1 |
试论民国初年的土地政策与立法 | 赵晓耕、何莉萍 | 政治与法律 | 2006.1 |
土地征收征用中的程序失范与重构 | 程洁 | 法学研究 | 2006.1 |
对中国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的反思——以退耕农利益保障为视角 | 左寈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1 |
当今中国热点问题之一:土地与社会公正问题 | 杨富斌、韩阳 | 法学杂志 | 2006.1 |
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与我国农村土地用益权制度创新 | 许明月 | 人复:海外法学 | 2006.1 |
质疑《退耕还林条例》补足年限之规定 | 左菁 | 时代法学 | 2006.1 |
征地制度改革应当循序渐进 | 李元 | 中国改革 | 2006.2 |
现阶段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分析 | 林广瑞、刘刚 | 农业经济问题 | 2006.2 |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流转问题探讨 | 王崇敏、连昌松 | 当代法学 | 2006.2 |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 李开国 | 现代法学 | 2006.2 |
地上权期限届满法律规范模式的比较分析 | 徐定辉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06.2 |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政府、社会联动模式之构想 | 赵红梅 | 法商研究 | 2006.2 |
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对民法典中物权立法的影响 | 关涛 | 法学论坛 | 2006.2 |
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两个争议问题的比较分析 | 王智、马兰兰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2 |
土地所有权权利结构重构 | 刘俊 | 现代法学 | 2006.3 |
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性质 | 李俊杰、张国敏 | 河北法学 | 2006.3 |
中国语境下公权与私权的博弈——兼论我国征地与拆迁制度的完善 | 张改清、白洪涛 | 河北法学 | 2006.4 |
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的思考 | 张鹏、王亦白 | 法学 | 2006.5 |
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探析 | 刘云生 | 河北法学 | 2006.5 |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一个整体性行动框架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经济要参 | 2006.31 |
中国土地政策框架的演进:成就与挑战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经济要参 | 2006.31 |
关于土地问题的断想 | 何玉兴 | 经济要参 | 2006.31 |
文章来源:法学院图书馆 由法学院图书馆张冬阳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