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循环经济之路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来源: 浏览量:850

    从塔里木河的综合治理到釜溪河的欢笑,从“千万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认识,到“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治污口号,从热电公司与印染企业的合作到农村沼气的发展,我们感受到了欣慰: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识,企业与公民的积极参与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4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成长中的国家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它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令人忧虑。我国的GDP成本长期以来高居世界前列,而单位GDP的能耗和物耗也远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现状不仅使增长的实际效益大打折扣,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当不利的地位,也将使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资源前景不容乐观。原油进口量逐年激增,水资源高度紧张,不少矿藏超负荷开采,全国已经出现了几十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环境不堪重负,生态安全压力巨大。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但环境质量只有局部改善,整体却一直在恶化,近年来的全流域污染、江河断流、沙尘暴、江河洪水更凸现了生态安全问题的严峻。

此外,全球环境问题的不利影响也在日益显露。20053月底联合国组织的一个研究项目发表的报告表明,全世界60%的资源正在退化或消耗殆尽之中,维持人类在地球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已遭到威胁,包括淡水、粮食、木材、清净空气与合乎节令的气候等。生物多样性“严重且大致无法弥补”的消失现象很可能会在未来50年间恶化。

这些不可回避的环境挑战摆在我们的面前,迫使我们反思。

中国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消费—废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开放式线形经济。表现为“两高一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种经济运行方式能够持续必须基于两个前提。一是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廉价;二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永远不会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不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两个前提显然不再成立。这种线形经济发展模式正日渐难以为继,我们要发展必须重新选择。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两低一高”(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使物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走向循环型经济,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动的一系列转变:

从对立到和谐。循环是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它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构成的大系统,要求将人在生产和消费时不再把自己置身事外,更不能将自己与自然相互对立,而是将自己作为系统的一大部分,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维持生态平衡作为自己行动的范围,把白云还给蓝天,把清流还给河流,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从社会成本到生态成本。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将自然资源纳入循环系统。在循环经济看来,“只有放错了的资源而没有废弃物”,在发展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是稀缺的公共自然福利资本,它也应被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

从工程规律到生态规律。传统经济发展的指导是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注重自然系统的物理与化学属性,忽视自然系统的生态属性。我们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而且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我们必须看到: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蜕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经济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

从经济发展到全面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新的价值观,不再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唯一内涵,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再将土地视为“取料场”和“垃圾场”,将河流视为“自来水管”和“下水道”,也不仅仅将其为可利用资源,而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它对工程的开发能力,还要考虑到它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要考虑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还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获取利润到良性财富。传统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在循环经济下,生产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的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无论是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还是废物处理,都要求实行清洁生产。要实行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再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的3R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

从高度消费到适度消费。循环经济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注意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消费的观念,与宾馆的一次性用品、餐馆的一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决裂。

由此看来,走向循环经济,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也是政府与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说明:

本文系吕忠梅教授为《法制日报》约请对《法制日报》“落实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之循环经济篇”栏目中该报记者系列报道的评论而作,在该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附:《法制日报》记者“落实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之循环经济篇”系列报道

 

循环经济有法支撑

重庆发展农村沼气保护两江水质

本报记者 秦力文
  重庆朝天门,因其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而闻名。
  重庆就在两江之间。作为长江上第一座特大型城市,重庆市三千多万的人口,对长江的污染防治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重庆市人口近千万,农村人口两千万,如何在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保护长江水质,成了重庆市建设中的一个巨大难题。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生活污水问题,国家和重庆市政府投入巨资,建设了一些污水处理厂,部分解决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长江的问题。但重庆农村人口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都是沿用老一辈的传统,直接排入长江。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的方法又由于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管道建设投资巨大收效甚微而不太现实。
  于是,聪明的重庆人想到了沼气。
  重庆渝北区双龙湖街道庐山村村民二组。记者来到这里时,正值七月重庆最热的日子。近年来,这个只有50多户人家的村民组几乎家家都建起了沼气池。一个在家的老婆婆对记者说,建一个沼气池和改建厨房、厕所和猪圈要1500元到2000元,可是做饭用的液化气每罐要70多元。平均每月每家要用一罐液化气。这样算起来,一年多时间就能把建沼气池的钱赚回来。
  渝北区农业局的同志对记者说,沼气池的平均使用年限在20年以上,这样算起来,每户农民就能省很多钱。
  据重庆市农业局提供的统计,重庆市目前已有57.5万户农民在家里修了沼气池,其中仅2004年一年就新增了5.4万户,使用沼气的农民占全市农民总人口的8%。截至目前,重庆已经建立了71处大中型沼气池,既保证了规模化饲养的能源供应,又大幅度减少了水污染。
  为了发展循环经济,重庆市政府还在今年3月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决定以法律法规形式保障促进农村中沼气池的发展,使重庆大中型沼气池和农村家用沼气池在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下,取得了逐年扩大、迅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重庆市用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不仅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循环利用,科学地发展经济,也为长江下游的三峡水库和沿岸的城市带来了福音。

 

“嘉陵江水质最好”

南充市保护长江上游水质重科学利用

本报记者 秦力文
  初到南充,记者的目光就被在江边水中嬉戏的市民们吸引了过去,这里的水清亮亮的,南充市民在保护好养育他们的嘉陵江水的同时,也享受着这江水给予他们的快乐。
  四川省境内水质最好的就是嘉陵江。
  谈到四川省如何科学发展经济、保护环境,四川省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依嘉陵江而建的南充市,就是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艰苦努力,使嘉陵江成为四川交给下游省市水质最好的一条江。南充市环保局的同志告诉记者,四川省对保护嘉陵江水和科学利用水资源都倾注了十分的心血。四川省的口号是,不要等江水污染了再来治理,要防患于未然,将嘉陵江基本是3类水、部分是2类水的优良水质保护好,交给后代一条清澈的嘉陵江。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南充的政府和市民作出了努力,也作出了牺牲。
  虽然南充市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内基本处于中游水平,比起沿海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更是差了一大截。但为了保证嘉陵江的水质,从2004年到今年6月,南充市将全市168家重点污染源企业中未实现达标排放标准的92家企业,列入了限期治理名单,并最终下决心关掉了在限期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16家企业。对此,南充市长杜光辉说得斩钉截铁:宁可GDP下降几个百分点,也不允许重污染企业引入南充。宁可将沿江污染企业关一批,也不能把嘉陵江污染了,千万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为了子孙后代,南充开始了艰苦的努力。虽然经济并不发达,但南充还是决定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后,日处理污水能力可达6万吨,全部建成后,可日处理污水12万吨。
  辰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热电联产企业,在发电过程中,燃煤产生的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热电厂每天需用水500吨,用水直接排入嘉陵江,也造成了嘉陵江的水污染。辰华厂原来远离南充市市区,但城市的发展,工厂所在地成了南充的工业新区。这样,对工厂的污染治理就更迫在眉睫了。然而,在治理烟气时又需要采用碱水才能达到高效脱硫除尘的效果,但这却会使生产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聪明的辰华人想到了使用厂里电力、与之毗邻的嘉美印染有限公司。这家专业印染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坯布的处理要产生高浓度的废碱液,这些废碱液未经处理排入嘉陵江,会对江水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而建一套污水处理设备,又需要大量资金。经过研究,辰华厂人对嘉美厂生产的废碱液进行了测试,其碱水的PH值达1213,且不含其他染料的成分,完全可以用于烟气脱硫除尘。嘉美厂日产废水600700吨,正好能够满足热电厂的需要。于是,这样一个循环利用能源和将废水变宝的计划便成熟了。记者到现场看到,嘉美公司内建立了一座废水回收储存池,并配套建设了过滤和出渣装置;建设管道,将废碱水送到热电厂内;在辰华厂内再建一个碱水回用储存池,容量正够热电厂一天的用水量。两家的排放问题都得到解决。
  辰华厂和嘉美厂算了一笔经济账,所有的设备投资在100万元左右,但产生的经济效益却远大于此。嘉美公司每年因减少污水处理费用就有100万元左右,而辰华厂每年减少的排污费和节水费也有几十万元。两厂因此而得到了直接经济利益每年高达160多万元。
  四川省环保局的那位负责人介绍说,南充市只是嘉陵江边的一个城市。根据四川省政府的要求,四川省境内嘉陵江沿岸都在采取各种办法,为保持四川省内这条最干净的江水质不恶化而付出努力和艰辛。

 

 

重现“绿色走廊”

综合治理改变着塔里木河流域

                                                  潘从武 本报记者 吴亚东
  大片的胡杨只剩下干枯的枝干,绿洲被沙漠所替代,下游320公里河道断流,沙尘暴频频向人们袭来……20世纪50年代开始,塔里木河生态急剧恶化,并发出了求救信号!
  当记者近日再次来到塔里木河下游———台特玛湖,看到湖中又见清流,结束了塔河下游300余公里河道近30年滴水未见的历史。在输水工程的滋润下,几近干枯的胡杨又长出了新芽,濒于消失的绿色走廊现出微微生机……
  这重现的生机,正是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千百年来,被这条河流滋养的流域内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之为母亲河。它创造了楼兰古城、丝绸之路、龟兹文化、尼雅古城等闻名于世的绿洲文明。
  塔里木河干流下游西边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边是库鲁克沙漠,沙漠之间是塔里木河下游冲积平原。由于历史上河流两侧植被良好,又是内地通往新疆的重要铁路、公路战略通道,因此被誉为绿色走廊。多年来,由于源流汇入干流水量明显减少,干流不合理开发,上、中游用水量急剧增加,进入干流下游的水量由20世纪60年代的12.4亿立方米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的2.7亿立方米,致使干流下游大西海子以下358公里河道长期断流,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自1972年后长期干涸达30年之久,干流下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致使沿河两岸胡杨林大片死亡,胡杨林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81万亩减少到现在的11万亩,灾害性天气急剧增加,两大沙漠有100多处进占和覆盖218国道,有合拢之趋势,具有战略意义的绿色走廊濒临毁灭。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有关部门从2001年启动了塔里木河综合治理,计划用56年投入107亿元综合治理塔里木河,改善塔里木河环境恶化的状况。
  为了保证在塔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完成前维持和保护好现有植被,新疆向塔河下游绿色走廊进行了应急输水,以遏制生态劣变,同时在源流非汛期实施应急抗旱调水。
  今年5月,新疆又一次紧急调水输往塔里木河。这是近5年来新疆第7次向塔里木河紧急输水。截至目前,紧急输入的解渴水已流入塔里木河下游。此前,新疆已先后6次向塔里木河输水17.64亿立方米,结束了下游河道断流近30年的历史,台特玛湖复现水波荡漾的情形,河道两侧的天然植被形成的绿色走廊趋于恢复。管理部门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应急输水效果的最新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前6次大规模的输液治疗,这条中国最大内流河下游生态脱水的病情已有了明显改善。
  与此同时,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一份报告显示,2004年塔里木河流域节水8.06亿立方米,首次实现全流域节水目标。配合整个生态建设,新疆还采取了生态移民等措施,将农牧民从生态脆弱区迁出,总共迁移了约5万户。另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政府严厉查处了塔里木河流域违法开荒行为,使违法开荒行为得到了有效制止。
  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让我们看到了塔河下流生态恢复的可喜景象,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治理塔河的曙光。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