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机遇、挑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来源: 浏览量:690

 
 

(中国环境规划院,北京,100012)

 

    摘要:自1990年代提出 “绿色GDP”概念到当前“绿色GDP”成为中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关注热点,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即将进入一个绿色GDP时代。本文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发展,分别论述了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四大机遇,阐明了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观念、制度和技术三大挑战。针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五大对策。

    关键词:绿色GDP核算;机遇;挑战;对策;中国

 

自19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就成了许多中国人熟知的一个词汇,一些专家和学者也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但中国经济在保持连年高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仍然恶化,因此,“可持续发展”和“绿色GDP”除了更多地作为一种理念和战略意义外,并没有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更多的实质性影响。随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求改变传统GDP核算制度的种种不足并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再次成为社会经济领域的热点话题。目前,关于GDP需“绿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基本为人们所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的时机正在成熟。但认识到了GDP需“绿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等于人们对绿色GDP核算有关理论和技术方法有透彻的理解,事实上,绿色GDP核算及其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为早日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当前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迅速建立一套集环境与经济为一体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一、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四大机遇

 

    1、科学发展观呼唤绿色GDP

 

绿色GDP在理论界的提出已有一段时期,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它的意义更加凸显出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新发展战略,其核心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和执政理念。一场SARS危机给了我们许多启示。温家宝总理说:“一个民族在危机中可比平时学到更多。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今年3月,作为中央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7%。这意味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痛定思痛、总结教训后树立新的发展观、构建新的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实行绿色GDP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进一步显现出来。必须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从根本上改变党政领导的政绩观,推动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从而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可以说,绿色GDP概念的提出,找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利用资源的一个结合点,实行绿色GDP核算成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新发展思路的一个切入点。

 

    2、粗放式投资热催生绿色GDP

 

近年来部分领域出现的投资过热现象是中国政府推行绿色GDP的直接诱因。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先天不足。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战略上否定了以牺牲环境获取经济增长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也初见成效,但资源型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靠拼资源、拼投资。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钢铁、水泥、电解铝、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了投资过热现象。据统计,钢铁的已有产能2.5亿吨,在建项目3040个,预计形成产能8000万吨,拟建项目产能7000万吨。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钢铁产业就会出现严重过剩。现有钢铁项目的投资中,多数产能以长线产品为主,而且新上项目规模大多较小,技术水平不高,布局也不合理。电解铝的问题更加严重。一方面,国际市场氧化铝价格不断上涨,电解铝的利润空间大大压缩,而一些电解铝还在盲目上马,预期收益很难达到,很可能造成银行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中国电力供应紧张加剧的情况下,高能耗、高污染的电解铝的超常增长进一步恶化了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这种以拼资源、拼投资现象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官员片面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成本,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尤其是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已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目前,中国的投资过热已受到全球关注。“如果地方政府对中央的宏观调控不予理睬,硬着陆也许将不可避免。”因此,没有全新的发展观,没有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主要靠大规模投资拉动的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将很难得到扭转。

 

    3、新政绩考核制度需要绿色GDP

 

200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能够体现新发展观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并准备着手改革现行的政府政绩和干部考核制度,更换经济活动的“指挥棒”,完全突破过去单纯以GDP论英雄的做法,建立一个体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如今,“考核官员的环保绩效”已形成国际趋势,2002年的南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便强调建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问责制”。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为新政绩考核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知道,绿色GDP核算的中心任务就是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投入产出核算、检验社会生产力发展得失同时,对环境和资源进行核算,检验自然生产力的消长,弄清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有效贡献。绿色GDP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处理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指标,具有引导社会经济发展不但注重眼前效益、更追求长远利益的导向作用,是改革政府政绩和干部考核指标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因此,要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得以统一,就要加大力量研究并采用绿色GDP的衡量指标,将环境成本从经济增长的数值中扣除,形成衡量选择政府官员更全面的标准。

 

    4、国民核算改革潮流驱使绿色GDP

 

中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都是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核心指标。它是单一的投入与产出核算体系, 只对人类经济活动本身核算, 没有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没有反映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资源的耗减、降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片面性,目前,已有很多国家正进行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和应用。比如, 挪威关于石油、森林、渔业等重要资源的核算, 法国的自然资产账户, 美国关于环境防御支出数据的编辑,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和真实储蓄率指标,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等等。实践表明,绿色GDP核算正在并将以不可阻挡的态势,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这对中国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从19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机构也开始关注国际上国民核算体系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力求保持中国SNA核算体系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SNA核算体系同步接轨。2002年,中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新设置了附属帐户——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制定了核算方案,试编了2000年全国土地、森林、矿产、水资源实物量表。可以说,随着世界大多数国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出台及中国GDP改革的历史潮流,必将驱使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早日建立。

 

二、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三大挑战

 

    1、认识观念还不够全面深刻

 

观念指导实际行动。目前,在绿色GDP核算的思想观念方面,相当一部分领导和专家还不成熟全面,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关于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基本形成了共识,但仍有相关一部分领导和专家对此认识不足,还没有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一旦实施绿色GDP,必将带来干部考核体系的重大变革。过去各地区干部的政绩观,皆以单纯的GDP增长为业绩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这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从而形成诸多阻力。因此,要使人们完全接受绿色GDP的观念,提高人们对实行资源环境核算必要性的认识,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第二,对绿色GDP核算的复杂性认识不够。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认为,核算绿色GDP似乎只是一个主观认识问题,只要有关方面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可以完成其核算并加以广泛应用。事实上,面对复杂的环境经济关系,面对在技术方法上的巨大困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目前仍然是一个充满探索、实验的研究领域,尚不是一套成熟、规范的统计实务。这就是说,绿色GDP距离可以实际准确计量,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尚难以像GDP那样作为经常统计的结果加以应用,更难以在不同经济层面上计量,满足各级政府的考核管理需要。

第三,对绿色GDP核算的相关范畴理解不深。目前,绿色GDP只是提出了一个概念,就像一个美丽的“神话”,给人们以向往和追求,但其具体标准和界线尚还不清。许多人认为要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似乎首先就要计算绿色GDP,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就是绿色GDP核算,环境绩效考核似乎也是只考核绿色GDP。实际上,统计上描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并非就是要计算一个孤零零的绿色GDP指标,对干部实行环境绩效考核,也并非只是考核一个绿色GDP指标。就像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物一样,绿色GDP来自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计量绿色GDP离不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考核干部的环保责任,除了绿色GDP外,还要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环保投资增减率、群众环境诉讼事件发生率等指标作为考核标准。

 

    2、绿色核算技术还不够先进完美

 

绿色GDP核算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建立资源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体系,拓展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功能。但是,当前实行绿色GDP核算存在许多重大技术难题。可以说,技术与方法的不先进是绿色GDP核算从理论走向实践面临的最大挑战。

第一、自然资产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自然资产指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性资产,如:空气、土地、水体、森林、矿产、海洋、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产分为生产性自然资产和非生产性自然资产,其中,所有权已经界定,所有者能够有效控制并可从中获得预期经济收益的自然资源称为生产性自然资产;不属于任何具体单位,或即使属于某个具体的单位但不在其有效控制下,或不经过生产活动也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产,称为非生产性自然资产。但实际情况是许多自然资产同时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属性。因此,其产权界定非常困难。以森林为例,从字面定义来看,它的所有权明确、所有者能够控制并可从中获得预期经济收益,应属于生产性自然资产,但实际上所有者能够有效控制的是它的直接生产功能,由于森林还具有不经过生产活动也能体现经济价值的生态服务功能,并且这种功能不能够被其所有者有效控制,因此,它同时又是非资产性自然资产。此外,虽然某些自然资产和自然资产的某些功能看似有价可循,但实际上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完备,其价格会被严重扭曲和低估,如矿产资源价格和水价。同时,空气、非培育生物中的不能为人类所控制的野生动植物,以及目前还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地下矿藏等非生产性自然资产尚无价可循。如何界定自然资产产权并为其合理定价,一直是绿色GDP核算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难点,也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环境成本的计量较难处理。环境成本计量是绿色GDP核算的基础。所谓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其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支出的防治成本总和。确定环境成本的概念比较容易,而实现环境成本的计量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困难又主要来源于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是指从时间上看,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往往不是均衡的,资源环境的损失与经济发展不是同步的。比如:工业发展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显现的,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被发现,其成本核算很难分摊到哪一年。环境污染的空间因素是指环境污染所包含的因子范围。由于环境污染损失的多因性,很难对某一污染物所造成损失的因子考虑周全。比如对水污染损失成本的量化,有毒污水排到河里,使渔业受损失,人们饮用水导致生病、精神上受损失以及迫使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新的饮用水源,这些损失都应计入水污染损失成本。在实际中,对这些成本的量化很难考虑全面。可以说,对环境成本累积效应的处理和确定环境成本的因子范围是困扰绿色GDP核算的准确性以及其发展和应用的关键问题。

第三、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绿色GDP核算能体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绿色GDP核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到现在为止,尚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成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计算出一个全面的绿色GDP指标,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目前,对资源环境的核算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一是实物量核算,二是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要建立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来讲,能够市场交易的资源用市场交易价格来估价,不能通过市场交易的,其估价问题很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对这些问题,目前国际上也还没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因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绿色GDP核算从理论走向实践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找到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的方法与体系。

 

    3、绿色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白

 

    绿色GDP从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已有一段时间,之所以没有从理论到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绿色GDP核算技术与方法的复杂性之外,另一个挑战,就是与绿色GDP核算的相关法规制度还基本空白,主要包括:有关绿色GDP核算的环境与统计法规、政策和评价标准等。

一是环境法规的不完善。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环境法规与政策都逐渐增多,但这些法规、政策在有关绿色GDP核算或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较少甚至几乎没有。随着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完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方面的环境法规与政策,从而为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比如,绿色GDP核算制度的推行政策,绿色GDP核算的方法、范围规定,环境成本的分类、扣除标准规定,绿色GDP指标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环境会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等等。

二是统计法规的不完善。目前,环境资源统计工作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健全,与绿色GDP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建议成立由统计、环境、水利、能源、城建、科技、土地、矿产、林业、农业、地震、民政等部门参加的环境统计协调委员会,制定有利于绿色GDP核算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由各部门分工协作组织实施。

三是评价标准的不完善。对复杂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构建研究,有必要将复杂的问题划分成比较简单的部分而加以逐步解决,同时建立工作规程、制定评价和评审的标准。这是基于我国的资源与环境统计工作比较薄弱以及资源环境核算本身复杂性的考虑。评价标准的建立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科学理论价值;应用前景和应用效果;研究成果从小尺度上扩大到更大尺度上的潜力;试点的内容、培训与推广体系;成果的综合效应等。

 

三、推行中国绿色GDP核算的五大对策

 

    1、搭建统一的工作平台

 

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对应的层次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范围,同时,绿色GDP核算也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并且核算技术十分复杂,所以,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各部门之间、各课题组之间以及国际国内之间需要协调配合。因此,首先应在组织形式上应搭建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工作平台,下设若干核算专题小组,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及目标,并负责组织试点及实施工作。搭建跨学科、跨部门的统一工作机构是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成功的保证。这也是正确引导目前绿色GDP核算研究“热”的一个重要措施。

 

    2、选择合适的目标模式

 

国际上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目标模式的选择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用环境的价值变化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调整,形成GDP以及现存国民账户的良性指标,其尽可能维持了现有国民经济指标体系的概念和原则,在此基础上将环境损益因素加入GDP这样的指标中。第二种是为环境资源单独建立账户,在不改变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情况下,加入资源环境核算卫星账户(第二账户),提供相关数据,SEEA即是这种思路。第三种思路是重新建立一套国民财富核算体系。该体系与前两种思路共同点在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资源损耗要从总财富中扣除,但经济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被并置于同一框架内进行核算。鉴于我国目前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问题并存,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的局面,建议绿色GDP目标模式的选择采用联合国推荐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即将环境资源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卫星账户,分步实施,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最终建立实物量和价值量两套核算体系。

 

    3、确定研究的重点与范围

 

根据中国绿色GDP核算的目标模式,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需要确定以下几个重点内容:第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框架。通过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比较理想的、与国家统计核算制度衔接的、分步实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第二,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实物量核算方案。第三,提出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核算方案。这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点,也是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难点。价值量核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资源消耗两部分。第四,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结合已经开展的全国环境污染损失评估调查工作,完成有关环境污染损失的核算,这是环境价值量核算的基础。

    确定绿色GDP核算范围,需要明确以下三个基本结构:内容结构、功能结构和过程结构。内容结构主要明确核算的内容体系,如资源核算、环境核算,实物量核算、价值量核算,实物量核算方法、价值量核算方法等内容都需要明确规定;功能结构要解决各部分核算内容及技术方法的作用以及实施的部门层次及对象;过程结构要提出核算的时间跨度、实施程序与优先顺序安排等等。

 

    4、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中国现行的环境统计指标只限于单纯进行环境现象反映和简单分析, 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统计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地下资源,森林、海洋、野生动物等生物资源,地上及地下的水资源等。对这些自然资源应就其资源存量、资源耗损量两部分价值分别核算,以便于开展资源存量的均衡分析。第二,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生态环境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可分为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及水生态环境等。生态环境的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其中效益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森林生态环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沙化,把这些效益折合为价值即为生态环境的效益价值。环境损耗是指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价值。第三,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三部分。环境监测指标主要有大气中各种污染物含量和综合环境质量等,环境污染防治指标有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费用、已治理环境污染占环境总污染的比重等,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对人、公共设施、农、林等造成的损失。

 

    5、加快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

 

绿色GDP作为一项新的核算制度,不仅存在着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不接轨从而统计数据收集分析的困难,而且由于庞大的、涉及众多部门的第一手数据收集的要求,推行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通过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率先在一些地区试行绿色GDP核算,这样对于推行中国绿色GDP核算更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缩小了研究范围,通过对当地自然条件、产业结构、环境保护重点的调研和分析,从众多指标中提炼出最关键、最核心、最基础、最简易的指标体系,而不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大而全的、全面的指标体系,采取先简后全,先易后难,逐步完善,同时与现行GDP指标并行一段时期的办法,启动起来就容易得多。通过在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可以检验绿色GDP核算理论的可行性,从而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绿色GDP核算理论框架,为全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积累人才、资料、经验。

 

参考文献:

[1]  岳. 环保指标与官员政绩考核[J]. 环境经济, 2004,5: 13.

[2]牛文元. 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绿色GDP[J]. 环境经济, 2004,3: 12-15.

[3]高敏雪. 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J].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3,5,23.

[4]王金南,等. 基于卫星帐户的中国环境资源核算初步方案[J]. 中国环境政策, 2000, 2(3): 2-15.

[5]赵占明.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积极开展绿色GDP的研究试算[J]. 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3,3,31.

[6]冀文海. 中国经济: 如何迎接绿色GDP时代[J]. 中国经济时报, 2004,3,16.

[7]刘世庆.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率先试行绿色GDP探讨[J]. 中国经济时报,2004,1,19.

[8]马中,蓝虹. 环境资源产权明晰是实行绿色GDP的关键[J]. 环境经济, 2004, 3,: 50-52.

 

 

 

 

Establishment of the Green GDP Accounting in China:

 Opportunity, Challenge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Jin-nan, YU Fang, JIANG HONG-qiang, ZOU Shou-min, GUO Xiao-ming

(Chinese Academy for Environmental Planning, Beijing 100012,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historical current of SNA developmen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four opportunities of integrated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ccounting in China. Then from the point of conception, mechanism and technology, the paper clarified the three challenges of integrated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ccounting in China. Aiming at thes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paper put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that were suitab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ccounting in China.

    Key Words: green GDP accounting;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countermeasures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