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发布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等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 来源: 浏览量:695

 
 
 
  为履行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的职能,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国家海洋局根据全国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编制了2006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和《中国海平面公报》,现予以发布。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006年,我国海域总体污染形势依然严峻。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改善;近海大部分水域水质良好;远海海域水质持续保持良好状态。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9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约1.0万平方公里。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江苏近岸、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近岸海域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2002-2006年五年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维持在13.9-17.4万平方公里,年平均约15.5万平方公里。其中,近岸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平均为11.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近岸海域总面积的55%,占近岸功能区总面积的60%,近岸约25%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渤海未达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与其总面积之比一直高居四大海区之首,维持在26%~41%之间。

  近岸海域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近岸海域部分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

  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持续增高,河口生态环境受损。由大气输入海洋的污染物通量仍呈上升趋势。

  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006年,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力度,对全国600多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及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实施了全面监测。约81.4%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沿岸、长江口沿岸和广西沿岸等。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化学需要量(CODCr)、磷酸盐、氨氮、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等。四个海区中,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最高,达90.4%,黄海77.3%,东海79.4%,南海88.2%。广西、上海和山东超标排放的入海排污口数量占各自入海排污口数量的比例均超过90%。首次开展了部分入海排污口的特征污染物监测,结果显示,排海污水中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类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铊、铍、锑等剧毒类重金属普遍检出。

  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超过60%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极差状态;海水污染程度加重,80%以上的监测区域海水质量为四类和劣四类,43%的排污口邻近海域全部为劣四类水质;底栖环境恶劣,沉积物质量大都劣于三类国家标准,底栖生物群落结构退化,耐污种增多,大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底栖经济贝类难以生存,甚至出现了30多平方公里的无底栖生物区。周边海洋功能区受损严重。

  海洋生态健康状况 。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缓解,大部分海湾、河口、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仍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退化、生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等。我国目前仍处于赤潮多发期,因有毒藻类引发或协同引发的赤潮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赤潮多发区主要集中在渤海湾、长江口外和浙江中南部海域。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严重。海岸侵蚀范围和强度仍在不断增大。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状况。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倾倒区和海上油气开发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功能区环境要求。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约60%的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能够满足增养殖业水域要求。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2006年为我国海洋灾害的重灾年,共发生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海啸等灾害性海洋过程179次,与上年基本持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8.45亿元,较上年减少约114亿元;死亡、失踪492人,较上年增加121人。

  风暴潮和海浪灾害损失严重 。风暴潮灾害(含近岸台风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17.11亿元,死亡、失踪327人,是2006年主要海洋灾害。全年共发生28次风暴潮,较上年增加8次。

  海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死亡、失踪165人。全年共发生38次波高4米以上海浪过程,较上年增加2次。

  局部海冰灾害严重 。2005/2006年冬季莱州湾海域的冰情为近25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特别是2005年12月份出现的冰情为历史罕见。莱州湾岸边堆积冰高度达1米,沿岸港口多处于瘫痪状态,给海上交通运输、海岸工程和沿海水产养殖业等造成影响。

  赤潮发生次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2006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3次,较上年增加11次。其中渤海11次,黄海2次,东海63次,南海17次,累计面积约19,840平方公里。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41次,面积约14,970平方公里,主要有毒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棕囊藻和多环旋沟藻。

  海啸灾害威胁仍然存在 。2006年我国实时接收到全球地震海啸信息61次,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对可能影响我国的3次地震海啸进行了监测与分析预警。分析预警和实时监测表明:这三次地震海啸均未成灾。但由于我国周边海域大多处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特别是南海东部、菲律宾以西海域是一个对我国威胁最大的潜在的地震海啸源地(两次近海地震海啸均属于该区域),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我国沿海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中国海平面公报》

  2003-200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呈起伏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仍高于全球平均值,该趋势加重了风暴潮、海岸侵蚀、咸潮入侵等海洋灾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于全球海平面 。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别为2.2毫米/年、2.5毫米/年、3.1毫米/年和2.4毫米/年。

  近三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呈起伏上升趋势 。与2003年相比,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变化呈起伏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域海平面变化趋势与全海域一致,天津呈持续上升趋势。2004~2006年,中国全海域海平面都高于常年,其中2006年比常年高71毫米。

  未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将持续上升 。预计未来3~10年中,中国沿海海平面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将比2006年上升9~31毫米。其中,天津、上海、广东等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较大,介于9~38毫米之间。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社会经济的影响 。2004~2006年,我国海平面变化起伏加剧,加重了风暴潮、海岸侵蚀、咸潮入侵等海洋灾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004~2006年,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全海域风暴潮灾害都有所加重,频数和强度都重于常年。登陆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17次台风风暴潮,均酿成重大损失;受天文大潮、季节性海平面升高和干旱等因素影响,咸潮入侵频度和程度不断加重;受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影响,上海、海南等沿海地区均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海岸侵蚀,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Copyright © 201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南湖大道182号 邮编:430073
技术支持:京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