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报
——断流天数增加 水量明显减少
水质污染加剧 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资料图片:山西大同市十里河两岸堆满了生活垃圾(10月31日摄)。 据山西省环保局最新监测显示,三季度山西省有87%的地表水断面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60%的断面水质标准劣于V类,优良的断面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2%。被污染的断面中,重度污染占60%,中度污染占5%,轻度污染占22%。水质优良的断面仅占13%。 新华社记者 武敌 摄
9月28日,山西省人大立法对汾河、沁河、桑干河三条河流源区进行保护,决定用5年时间基本恢复三河源区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抑制污染加剧和水量继续下降的局面。随后,山西省人民政府也迅速启动了对三河源区的各项保护措施,眼下,保护区的划定工作接近尾声,多项措施可望在明年全面展开。
然而,立法保护能不能收到实效?许多环保志士仍不免忧心忡忡。
源区环境令人忧
汾河、沁河、桑干河是源自山西的三条主要河流,流经全省10个市、45个县,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3.8%,去年仅这里的GDP就占到全省的70%,直接关系到全省580万人的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然而,三河源区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十分严重,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据有关资料显示,三河源区面临着四大窘迫性问题。一是断流天数呈增加趋势。汾河、桑干河近年来每年断流时间在270天到320天之间。二是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汾河、沁河、桑干河10年平均减少量分别为多年平均水量的44.8%、48.9%和13.4%。三是水质污染呈加剧趋势。汾河超三类污染河段总长占参与评价河长的93%,桑干河超三类污染河段总长占参与评价河长的47.1%,沁河嘉丰镇以下河段的水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四是林草植被因开荒、采矿、砍伐林木等受到破坏,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能力逐年下降。
山西是严重缺水省份,人均用水量在全国排最后一位,仅168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用水量的2/5。为寻求水资源短缺的治本之策,山西省政府坚持保护、开源、节流和循环利用同举并重、多管齐下,但全省6000多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仅1800万亩;老百姓虽然喝上了解困水,却仍有45%的农民喝不上安全水。前不久,在汾河源区做专题调研的山西省省长于幼军说:“水资源形势加速恶化,已成为阻碍山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软肋’和‘短板’,长此下去,将难以支撑、无以为继!”
立法保护现曙光
三河源区的保护引起山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9月28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汾河、沁河、桑干河源区保护的决定》。
《决定》规定,对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水源地及水库以外3公里范围内,严禁新建和扩大煤炭、焦炭、选矿、冶炼、造纸、化工等严重污染水环境企业,已建成投产的要限期关闭。今后,全省要实行严格的行政首长问责制。要对三河源区保护构成破坏的企业和个人追责;对违反本决定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为各种破坏活动开放绿灯的执法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追责;对工作措施不力没有完成任期或年度保护目标责任的部门及其负责人追责;对由于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保护不到位,没有完成责任目标的市、县、区政府及其负责人追责。
山西省政府立刻做出决定从明年下半年起,实施三河源区生态移民;建立源区保护补偿机制;适度开发旅游资源;采取污染防治、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等综合措施,加强对源区的保护建设。目前,针对母亲河汾河源头的保护,山西已投入数千万元资金,要求宁武、静乐、岚县、娄烦4县污水处理厂今年内建成投入运行,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2007年底搬迁完成3公里范围内的污染水环境企业;2008年底前,太原市以下河段沿河各县市都要建成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
人们欣喜地看到,三河源区保护与发展的体制正在理顺,一个上下齐抓共管至利双赢的格局呼之欲出。
落实成为最关键
保护三河源区,光凭政策、法规还不够。不少环保志士寄希望于问责制。曾数次参与“三晋环保行”的山西省人大环资委郭忠烈说:“方案再好也只是一张纸,关键在各项制度能不能落到实处,能不能纠正牺牲环境换发展的扭曲政绩观,能不能对破坏生态和环境者依法予以严惩。”
今年8月中旬,“三晋环保行”记者采访团沿汾河源头南下,看到的却是许多不尽人意、令人焦虑的场面。照理说,人大此前出台了《山西省保护汾河条例》,政府也下达了充足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资金,而建设效果却大相径庭。静乐县污水处理厂只建成个空壳子,据说建设资金缺口还很大,距建成遥遥无期,工业和生活污水依旧直接排入汾河。古交市污水处理厂虽然正常运转,但与该厂一墙之隔的厂子,污水口却在大肆排污。
郭忠烈分析说,落实的难度一是在资金方面,三河源区大都属贫困地区,特别是在保护生态上,资金能不能保证、能不能用好至关重要;二是各级政府能不能尽到依法行政的责任。他强调说:“责任最关键,执法不严目前具有普遍性,因此,应层层明确各级干部的责任,细化指标,加大监督和考核,把各项制度认真落到实处。”
“要维护问责制的严肃性”,山西省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工作推进不力,实际是政府干部‘不作为’甚至‘负作为’,其中有行政能力低下的原因,也有假公济私的因素。再不能让法规停留在口头上,离开依法办事,再好的法规也会苍白无力。”(罗盘 史 钧)
截至昨日(24日),山西省环保局实行的环境污染末位淘汰制喜忧参半,被勒令8月31日前自行淘汰、关闭的企业共有122家,其中72家已按期关停,但仍有50家企业把“关、停”通知当成了耳旁风,依然“超限”排污和生产。山西省环保局近日对这些企业进行通报批评,并正在采取严厉措施。
根据9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2005年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在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三级标准的43个城市中,山西就占了16个(包括孝义)。
在今年四月进行的一次重点产焦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中,山西省环保局发现,孝义市环境空气中的Bap(苯并芘,一种强致癌物)超标9.9倍。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的空气质量例行监测还表明:孝义市二氧化硫(SO2)的年平均浓度超标5.7倍。